“羊毛客”恶意“薅”电商 黑灰产业链“失控”状态引关注

黑手伸向电商后台

“羊毛客”针对优惠券、现金红包进行“薅羊毛”,是近年来线上购物不断发展所形成的消费行为。据互联 业内人士介绍,“羊毛客”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由普通消费者组成;另一类则将“薅羊毛”变成黑灰产业链,与普通消费者亲自领取平台各种优惠不同,他们大多利用黑客软件,以机器代替人批量、恶意获取优惠券、现金红包,从中获利。

24岁的王某某住在北京市昌平区一处出租房内,因为对软件制作感兴趣,他加入了几个技术研发类的QQ群,当得知有人通过制作黑客软件进入电商平台系统“薅羊毛”,王某某便萌生了制作这类软件出售赚钱的想法。他购买了一条软件源代码进行改写,把制作出的3款软件通过QQ群出售,疫情期间还专心做起了产品研发升级和售后服务工作。

利用黑客软件,一些恶意“羊毛客”进入某大型电商后台,绕过风控系统骗取了大量优惠券和现金红包,造成企业损失400余万元。该企业 案后,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通过对软件层层破译,最终锁定幕后黑手王某某,并以涉嫌违反刑法相关规定对其依法刑事拘留。据警方介绍,通过出售黑客软件,王某某累计获利20余万元。

一位资深 络安全专家介绍,“暴力羊毛客”带来的流量不是简单的翻倍,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打开多台虚拟机,虚拟成百上千的用户同时参与抢购,增加成功抢券的概率。一次点击可能带来成百上千个访问,使得瞬间流量超过服务器的支撑能力,甚至造成系统瘫痪。

“失控”状态引发关注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显示,此前,一位销售脐橙的商家将26元4500克误写为4500斤,导致产生了高达700万元的订单金额。之后,店铺发出公告称,因为此次操作失误,店铺已无力承担。

朝阳法院法官赵鑫说,如果因为卖家标错价格或数量导致消费者以低价买得产品,买卖合同依法仍然成立并生效,但法律规定重大误解可撤销合同。如果买家明知交易无法实际履行仍下单购买,且在 络购物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有可能认定买家因撤销合同不具有实际损失,而认定商家无须赔偿损失。尤其对有恶意“羊毛客”参与的这类交易,法院更会考虑这一因素。

与“羊毛客”很难界定其法律责任不同,为“薅羊毛”编写专用程序工具的黑客或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去年,苏宁风控中心发现 站遭遇外挂软件恶意攻击,发布的各类优惠券被大量抢购。当地警方侦查发现,一个广州犯罪团伙在QQ群中大量兜售专门在苏宁抢券的外挂软件,初步统计近200人使用过该软件进行抢券。团伙中6名嫌疑人最终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形成系统化的合力

业内人士指出,恶意“羊毛客”破坏了正常的商业秩序。警方表示,将持续开展“净 2020”专项行动,对为“薅羊毛”制作专用程序工具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侦查打击力度;同时,对电商平台的 络安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督促电商平台落实 络安全义务。

“一些平台有反‘薅羊毛’、识别虚假流量的技术能力,比如某个IP地址同时对该平台系统发起多次操作,可能会被平台认定为显著的机器行为或恶意行为,并对其进行反击,这需要平台付出较大的带宽和服务器成本。”一位 络安全专家表示。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际红说,黑灰产业群体应用的技术手段多样,企业需要使用更多数据维度和指标,构建更复杂的策略、模型进行防御。要整合互联 安全企业资源,形成有效的系统化合力。

四川法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佳泽说,要遏制恶意“羊毛客”,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不可或缺。 购平台的发展改变了交易环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法律法规的及时跟进和完善,是市场发展和公平交易的必要保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