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个重点专项密集发布
12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 指南的通知。通知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技术储备不足、研发与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急需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平,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内临床和科研的需求。
无独有偶。5月11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发布“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年度第二批项目申 指南(征求意见稿),拟围绕应用数学领域,支持“三维地震成像的数学方法与超分辨反演高效算法”、油气管 安全运维的大数据分析与算法等15个项目,国拨经费总概算1.3亿元。
4月3日,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已陆续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多个重点专项,以及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2020年度项目申 指南,总共涉及550多个任务方向,中央财政投入超过120亿元。
战略新兴产业成布局重点
作为单项国拨经费的“吸金大户”,“ 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专项2020年拟资助经费7亿元。专项主要围绕制造业核心工业软件、智能工厂共性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企业 络协同制造平台、区域产业集成技术和应用示范以及基础前沿理论等任务设立不少于66个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创建 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对此,李红军表示, 络和通信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行业,国家在这些方面投入较多的经费。“例如‘宽带通信和新型 络’重点专项在2019年资助21个项目的基础上,2020年度继续支持11个项目,确保我国在 络技术的优势地位。”李红军解释道。
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是未来各国竞技的新阵地。继往年已在热能与海洋能、生物质能两个方向设置项目之外,2020年国家重点在氢能、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耦合与系统集成技术4个方向再设立项目。对此,李红军认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专项的设立旨在大幅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自主创新能力,未来我国 会生产生活中清洁能源的比例将进一步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点研发计划下,国家还根据国民经济与 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优先领域,设立一批重点专项,瞄准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另外,3月27日科技部发布了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2020年度项目申 指南,拟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提高经济 会发展水平创新应用等4个技术方向启动22个研究任务,国拨经费概算5.6亿元。
管理日渐完善 企业作用突显
根据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布了高新技术、 会发展、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四大板块的33个专项的非定向申 指南,拟资助413个项目,计划资助经费近80亿元。同时还公布了19个专项的定向申 指南,拟资助99个项目,计划资助经费20余亿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定向项目的增多说明国家有意将某些重要项目直接委托给有实力的科研单位,让这些单位不需要在项目竞争中耗费太多的时间,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科研中。
事实上,自2016年首个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专项“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启动以来,企业的主体作用持续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4%、13.7%和7.4%。企业依然是全 会R&D经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