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3摇身一变成弹道导弹,将具备打击航母的能力

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美国航天和导弹防御会议上,雷声公司展出了其得意产品标准-3的模型,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仔细看该弹上的文字却发现了猫腻,赫然印着“标准-3弹道导弹”字样,本来这款用来防御弹道导弹的利器居然被雷声改造成一款弹道导弹,那么雷声公司为何这么做呢?改造后的标准-3导弹会具有那些能力呢?下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弹药是完成作战平台打击任务的终端系统,对付不同性质的目标需要不同的弹药,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所有现役弹药的现状,如弹道导弹打地面/海面固定目标或者低速移动目标,防空导弹打空中目标或者导弹类目标,反舰导弹攻击舰艇,空地导弹只能攻击地面目标。这是由现代导弹的体系设计局限导致的,但也正因如此,造成了两种问题,第一是一种导弹专门用于攻击一种目标,但敌人的威胁却多种多样。以海军为例,往往为了应付各种威胁,作战之前水面舰艇需要配装多种弹药以备不测,但敌人却不会按照你的弹药类型比例出牌,一艘宙斯盾舰在搭载过多战斧巡航导弹后发现敌人来袭飞机比较多,防空导弹很快打完,就会陷入危险境地。

第二是后勤需求量比例增加,每种导弹的维护保养方法、配件需求都不一样,对需要针对性的提供每种保障,这使得后勤难度和消耗成倍上升,也让装备研发费用节节攀升。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军提出一种模块化弹药的理念,即尽可能的利用已有装备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消耗,利用模块化设计技术,使得一种弹药可以经过简单改造承担多种任务。最典型的成果就是将战斧巡航导弹改造成反舰导弹,在仅更换导引头、战斗部、弹载工作软件的情况下,实现一弹多用的效果,这将让水面舰艇在面对单一威胁时作战能力增加数倍。

从标准-3导弹的构造来看,完全拥有被改造的潜质。标准-3导弹分为四级,第一级是MK-72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二级是MK-104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三级是MK-136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三种固体火箭发动机都是美国曾经的弹道导弹、火箭用发动机。第四级是可调转向和高度控制系统(TDACS)和轻质大气外动能拦截器(LEAP)。将其改造成弹道导弹对陆地、海面目标实施攻击时,只需要更换引战系统即可,如攻击加固目标,换成穿甲战斗部和延时爆破引信,攻击舰艇换成自锻破片穿甲战斗部和触发引信等。

可灵活控制标准-3导弹迎击弹道导弹的TDACS控制系统由于可根据导弹的高度和距离目标的响度位置数据实施弹头机动控制,在标准-3被改造为弹道导弹后, 只需要在预定程序中重新设定控制触发条件和控制量即可,由于TDACS系统的控制精度极高,标准-3弹道导弹的打击精度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此外,由于标准-3导弹在拦截弹道导弹过程中需要和舰艇实时通信,利用就宙斯盾雷达的目标指示信息修正弹道,而在被改造为弹道导弹后,若无打击移动目标的需求,弹载通信天线均可拆除,但需保留导航系统。如有打击移动目标的需求,标准-3导弹除将轻质大气外动能拦截器(LEAP)中的战斗部更换为相应引战系统、保留通信天线外,还需要对LEAP中专门用于识别弹道导弹弹头的算法更改为识别为地面和水面目标,但由于LEAP弹头中的红外线传感器视场和探测范围较小,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侦测平台先在远端锁定移动目标,才能发射标准-3弹道导弹对其攻击。理论上来说,标准-3至此成为一款反舰弹道导弹了,所以具备反航母能力也不足为奇。

改造后的标准-3导弹射程不会太大,大概可以简单的推断出一个范围380-500km之间,380是根据标准-3改造后配备500kg战斗部计算得到的结果,而500km是美国遵守中导条约的结果。但导弹的射程随着引战系统的重量不同在变化,能更换不同引战模块的500km射程标准-3,换上反舰引战系统后射程飚到500km以上非常轻松,这种变相突破中导条约的做法俄罗斯也抓不住什么把柄。

全文完,谢谢阅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17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