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军团”崛起松山湖

天机机器人是松山湖“机器人军团”的又一“生力军”。

李群自动化的轻量型高端工业机器人

在国际顶尖机器人大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的“领航”下,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以下简称“松山湖机器人基地”)成功孵化科技企业60多家,累计总产值超过50亿元。目前松山湖已“扎堆”聚集400来家机器人企业,而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项目(一期)也已竣工投产,基地预计今年6月迁入新址,届时将培育和孵化创业团队100家以上,以此为支点打造独一无二的“科创梦工厂”。

去年1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致贺信要求: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松山湖机器人基地的成功实践,正是东莞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一个生动缩影。

“机器人军团”里的“独角兽”

短短5年时间里,敏锐发现扫地机器人市场“一块拖布拖全屋、中途人工换拖布”最大痛点的张峻彬,用特有的“慢节奏”方式推出了两款颠覆性的科技产品。其全球首款“会自己洗拖布”的云鲸J1,通过智能计算,每拖完一块区域便自动回到基站,拖布会在旋转搓洗中完成自我清洁;去年9月发布的云鲸J2,则选配自动上下水模块一举实现换水自动化,且拥有自动添加清洁液、烘干拖布等功能,并融入“一机两用”这一人性化理念,从而引领行业创新。

在李泽湘的“引领”下,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孵化而成的炫酷机器人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这些“机器人军团”正从这里强势崛起,并在孵化器市场“独领风骚”。

香港青年、妙智科技创始人谢智衡对东莞发展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等有着独到见解:算法方面香港相对来说较有优势,软件产业化方面深圳速度是全国最快的,而硬件方面东莞的厂家能满足快速定制需求。

“除了东莞产业链支撑和松山湖机器人产业聚集优势外,松山湖的人才密度、交流度也是很难得的。”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高科技湾区的条件。

一批世界级的技术型企业将从这里诞生

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一张宏大画卷正徐徐打开。目前松山湖已扎堆聚集超400家机器人公司,成为大湾区机器人产业版图上显赫的“东莞势力”。日前举行的松山湖高新区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明确对外透露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项目已竣工投产。

未来该项目重点围绕智能C端、工业4.0、农业4.0以及智慧城市等板块发展,形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生产制造,以及终端应用、展示展览、会议论坛、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示范园区。届时将吸引2000名创业者在基地创新创业,培育和孵化创业团100家以上,并以此为支点打造独一无二的“科创梦工厂”。“相信几年后,一批世界级的技术型企业将从这里诞生。”李泽湘希望,能让松山湖的机器人产业走向世界。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松山湖如何助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在松山湖高新区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部署新一年工作时明确表示,松山湖今年将全面加快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着力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全力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今年一季度动工,推进先进阿秒激光今年上半年动工,启动南方先进光源核心技术攻关”,从而深入打造核心创新区,争取全年研发投入超过150亿元,着力支持各创新主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他强调,松山湖在未来10到15年内的核心使命,就是以松山湖科学城为核心平台,深度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当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