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发展到这么多年,平台之战从未停止,只不过原来平台基于内部系统的整合,而受移动互联 思维的影响,平台的定义也开始从内部向外部延展,并且已突破了原有界限,从纯软件开始向软硬一体化倾斜,纵观当前趋势谁会成为未来企业软件的平台之王呢?
畅捷通的平台策略来的有点晚
为了打造更强的平台能力,畅捷通投入巨资,引入美国硅谷高端技术人才打造为中国IT技术公司面向小微企业提供 —— 集 络、软件、支付、安全于一体的开放性服务平台,但是畅捷通的平台策略也是在最近才正式纳入轨道。
畅捷通平台策略的优势:有全国数千家渠道商,这也是其它厂商所不具备的,特别是一个新创型公司,需要借助畅捷通的渠道优势快速的将产品推向全国。另外就是技术优势,据说畅捷通为了打造这个顶尖的云平台,研发团队全部来自于硅谷,看来论功底还是这些不差钱的巨头们舍得投入。不过畅捷通推出的平台策略稍显晚一些,如果在两年前就启动这个计划,那么会有很多优秀的创业厂商入驻。
注意事项:如果说畅捷通是主攻平台的话,但是畅捷通还有一些应用在推,比如移动CRM,移动办公,财务等等,那么从生态链条上,畅捷通即想做平台服务商,又想做应用提供商,这样会使得其它的软件商存在顾虑,即然畅捷通可以自已都做,还需要ISV和伙伴做什么呢?另外,就是一旦伙伴的产品在畅捷通的渠道十分受欢迎的时候,畅捷通会不会也做一款同类型的产品呢?很多ISV还是会担心成为畅捷通的实验品,所以畅捷通的平台之路依然要以消除伙伴的顾虑为已任。
明道想法很好 客户存量是短板
明道平台的优势:明道是最早运营平台理念的厂商,将开放沟通,任务协作,知识共享,移动办公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一直是明道的主旨,随着明道的平台技术和应用扩展方面,明道也力求简洁,快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注意事项:链条上的伙伴之所以会选择平台厂商, 一是可以导流,二是可以成单,可是明道在前期平台上的投入过大,在存量客户的积累上,与同行业相比还稍显不足,所以在这两块主要期望值上还不足以吸引伙伴群聚与此。
微信企业 有 召力 灵活度不够
微信企业 优势:有流量,有资源,有用户,这符合平台的理念,就如360的周鸿祎表示,什么叫所谓的平台,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自然就形成了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良好的产品体验,都决定微信企业 是目前最优秀的软件平台。而微信企业 也秉承做森林的理念,让众多玩家依附与此,微信企业 一经推出就吸引众多ISV和企业入驻,但是微信企业 也在先天不足。
注意事项:首先,企业 还不能独立于微信存在,在灵活度和开放度上受限于微信平台的整体限制,所以想在企业 获取更大自由度难上加难。其次,就是企业 的体验效果一般,因为要先登陆微信 才能登陆到目的地,目录结构过深以及通讯录导入之难都将成为企业 发展的最大壁垒。再次,企业 的功能应用一直都围绕在企业的外围,一直没有深入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腹地,这也说明企业 还没有成为企业的强势需求,想要成平台必须成为企业必需品才有可能。
纷享销客
纷享销客优势: 称11万用户数的纷享销客,自从拿到D轮1亿美金后,纷享销客俨然成为企业软件市场的又一颗新星,纷享销客同时宣布启动开放平台战略,“连接企业一切”。纷享销客CEO罗旭对开放平台的解释是:“在做深做透销售管理的基础上,我们将充分开放移动端能力、数据能力、应用能力。企业可以将自有的IT系统连接到纷享销客,让企业移动起来,实现现有IT价值的最大化。在纷享销客的通用应用基础上,企业需求也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纷享销客还将和垂直服务厂商深度合作,共同为垂直行业企业提供深度服务。”而纷享销客的策略跟Salesforce 1平台的策略如出一辙,未来纷享销客目的可能不仅仅是在移动CRM上,他未来是要企业级软件的连接器。
注意事项:在平台技术上,纷享销客能否具备Salesforce 1的技术实力,这一点也将决定纷享销客对外的延展能力。另外,就是影响力上,虽然纷享销客在业内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还没有达到 令天下一统江湖的地步。纷享销客产品的后续服务能力上,都是急需补强的空白点。
今目标
今目标优势:中国最成功的免费企业软件,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目前已积累企业140多万,数千万的用户在平台上工作,光看数据就已令业内艳羡不已。自从今目标B轮融资后,也开始走向开放的道路,通过开放平台来创造营收。利用用户导流帮助平台上企业创造效益。优点是拥庞大的企业用户群。
注意事项:平台的技术能力,这一点为什么会反复提及,跟国外的平台产品相比因为我们在产品在设计之初是以应用为主,在平台的架构设计是没有考虑的,一旦将应用产品变成平台产品,我们的接口能力,海量的并发能力,异构数据整合能力,不同软件的底层的融合打通能力,这些都是平台厂商需要考虑的,今目标自然不能排除在外。其次就是向平台上的伙伴收费,这些都是链条上的伙伴考虑的重点。
那么,谁会成为企业软件的平台之王?不能光有用户量,还要有技术含量,这些都是从应用厂商向平台厂商需要跨过的门槛,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未来软件之争已从应用为王开始向平台为王转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