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的周鸿祎曾就职于北大方正集团,由于刺头儿的性格与其他同事相处不够融洽,后期被分配到新疆。他认为在北大方正集团的几年工作经历是他创业的一个初始阶段:学习创业,学会了为人处世。
1998年年底,才华横溢的刺头儿决定辞职创业,于10月份推出中文上 服务——3721“ 络实名”。3721在当时对于不熟悉英文的国人来说是非常方便实用的,用户无须记忆复杂的域名,只需要在导航条中直接输入中文,就能直接到达相关 站。由于当时没有资金进行推广宣传,周鸿祎就用浏览器地址栏插件的方式来推广——用户打开 页时,3721插件就自动安装进用户的计算机。
3721在市场上迅速传播开后,开始受到CNNIC(China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百度的挑战,各家公司为争夺用户数量,在相互卸载对方的同时不断加强抗卸载能力。3721在这一恶性竞争中最终胜出,成为最难卸载的软件。这在促成3721快速普及的同时,也使得3721成为“流氓软件”的代表。
据相关媒体 道,2003年全国 民仅有8600万,3721装机量超过7000万台,用户占有率超过80%,地址栏搜索的使用量高达日均超过3000万人次,在全国拥有近4000家渠道合作伙伴,该年销售额达2亿元,净利润达到6000万元。
3721的高额利润使其在业内受到很多计算机爱好者的争相模仿。当时,类似于3721的公司达到了几百上千家,而且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在用户浏览 页时,这些软件被偷偷地被安装进用户计算机,且难以被卸载,如 8848搜索助手、 络猪、易趣购物按钮等。
后来这些跟风者愈演愈烈,逐渐走向一个极端,它们不注重向用户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实惠功能,而是强行弹出黄色广告,甚至跟其他正常软件产生冲突,这种行为逐渐招到用户的厌恶。由于周鸿祎是“流氓软件”的初创者,他很快便成为众矢之的。即使在3721名存实亡之后,周鸿祎也一直背负着3721的恶名。
为了洗清恶名,他开始创立奇虎公司,推出360安全卫士专门用于扫除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上的一切“恶评软件”,并指导用户将其卸载,为自己洗清冤屈。
就在用户非常迫切希望能有一款软件帮助他们来清理这些垃圾软件时,360安全卫士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曙光。360安全卫士一经推出,立即受到那些被数以千计“流氓软件”严重骚扰用户的拥戴,在其刚刚发布两个月就有超过600万用户下载,每天卸载的“恶评软件”高达100多万。两年后,奇虎360拥有1.6亿的用户量,用户占有量超过60%,每日活跃用户数达3000万,当之无愧地成为安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个人 络安全软件。
360安全服务做得越好,用户会越多,这样360自然可以在保障用户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地赚钱。”要面包还是要未来?他们亦然选择了未来,转型成为一家互联 公司,坚持提供免费的安全服务,并取消所有的广告。2015年360估值达到了近百亿美元,在中国互联 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 企100强”排行榜高居第5名,并连续3年排进前十名。
360最大的赢利渠道来自浏览器平台和应用商店平台,具体而言,360浏览器通过提供安全的浏览服务成为国内用户数仅次于IE的浏览器,360搜索也成为仅次于百度的全国第二大搜索引擎,这么庞大的用户量必然会引起其他服务厂商的投资兴趣。因此,360就可以通过类似于百度的赢利方式,收取搜索排名广告费、搜索引擎支付的流量以及游戏联营得到的分成进行赢利。此外,在360应用商店为用户提供免费软件的同时会向商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也是360主要的赢利方式之一。
文:崔勇
相关推荐
《 视界——“互联 +”时代的创新与创业 》
清华大学出版 出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