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Phone 4 推出时,苹果一举把 iPhone 的分辨率由 480×320 一举提升到长宽各加倍的 960×640 retina 分辨率,也就是程序代码中注记为 @2× 的分辨率,在 iPhone 5 时,则把屏幕加长,在宽度不变之下变成了 1136×640 的分辨率。
iPhone 4 retina 面板推出时,苹果当年是利用长宽像素加倍的方式(放大 200%)来解决显示相容的问题,这样的方式让点距密度的 PPI 拉高的同时,也解决了软件相容问题,因为只要利用四像素模拟一像素的方式来显示,虽然画面显示的锐利度会下降,但软件的呈现完全不会变形失真,算是当时最好的解决方式。
iPhone 5 的分辨率,则是采取了另一个策略,只在高度加长增加空间,在保宽度不变下,增加软件相容性并减少软件开发者的麻烦,新的 1136×640 的长宽比约为 16:9,也符合了时下影片格式常用的比例之一,也算呼应了应用需求,虽一的缺点就是新手机使用旧软件时上下会出现黑边。
下一代 iPhone 6 ,显然若要故技重施把长宽再加倍到 2272×1280,在面板技术与成本的考量下显然不可行,因此才会出现保有 16:9 的比例不变,以长宽的像素增加 150% 的 1704×960 分辨率出现。
至于放大 150% 的效果,并不是如同以往分辨率加倍,利用 2 像素来显示 1 点,改用 1.5 个像素来显示 1 个像素,在效果与直线的平滑度就引起许多人疑虑,担心显示效果因此下降。不过根据 MacRumors 讨论区中 友的实际模拟,认为效果可能不差,甚至更优于当年 Retina 推出时的 200% 模拟效果。
新的分辨率刚好是传统 iPhone 的长宽各三倍,因此在图中是以 @3x 与原本 retina 的 @2x 做区别,而 @1x 则是最原始的分辨率。首先在下图中分别对比了旧有的软件在新分辨率的屏幕的效果,从模拟图看来,新的 150% 放大比例的效果似乎比当年 @1x 在 retina 的 @2x 上略佳(不过在图片压缩比上显然点问题,右上角的 Safari 中的内部线条理论上不应糊成这样)。
渲染效果的出现主因在于 150% 放大下,没办法用 2 个像素来呈现 1 个像素,而是 1.5 来呈现一个,那多出来的部分该如何呢?此时就可利用它来进行柔化渲染来补白,虽然最终可能会略呈糊化的效果,不过效果应不致放太差。
不过这样也可能会有两边或四边的线条粗细不一,或是斜线看来来不够滑顺的问题存在,这部份就仰赖苹果在演算法上的判读与计算了,由于苹果一向很注重视觉的呈现效果,或许在这方面他有独到的计算方式,只希望最终呈现的结果不会让期待 iPhone 6 满意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