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以为古人没有手机,下载不了打车软件,生活品质就会变差,出行就很不方便。其实啊咱们多虑啦,古代也有车辆租赁,随叫随到, 车速贼稳。
啊!肯定有读者会说你这不扯犊子么。我可没瞎说,咱们古代的车,辇,轿,船,还有驴马牛等牲畜就是人们出行共享的工具。当然最常见的就是马车,轿子或者骑马背,骑驴背上。
马车,轿子约等于今天的BBA。一般家庭可没有啊,像我就买不起哈哈!所以租赁市场也是相当火热。古代其实有很多车行,把马车稍作改装,可同时坐多人。马车描述: 竹棚顶,上面披着一层皮革防雨上漆,前后左右,四条鸿运带,十二条红缎带,绿竹细门帘,里面百花毯。一般都有老司机驾驶,费用吗和今天类似,按照计时,里程,甚至可以包天租赁。要是嫌贵的话大家伙还可以一起拼车。乘坐马车就看看风景吧,此时想吟诗一首: 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晕车,那轿子就是你不错的选择。轿子也不是家家有的,老百姓想坐轿怎么办,于是就有了轿子的租赁市场。古代叫它轿行或轿铺,轿子有两人抬的,四人抬的,还有众所周知的八抬大轿,计费方式按照阶梯计费。当然还有皇帝的十六抬大轿就不说了。
宋朝就牛掰了,分为了“暖轿”和“凉轿”,算是一种升级改造吧。 到了清兵入关时,对轿子就有了限制,三品以上官员可以坐四人轿子,一品大员才能坐八抬大轿。所以轿子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当然喜轿(结婚专用)还是可以用八抬大轿的。
上面交通工具都是中产以上阶级的出行方式,普通老百姓最常用的座驾是骑牲畜,因为“贱”才是硬道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碎银几两啊”。最典型的就是古时诗人穷困潦倒或者对朝廷心灰意冷的时候都与这些座驾相伴。像杜甫的“骑驴三十载, 旅食京华春”,陆游的“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古今对比不难发现,历史只不过在不断地重演,我们自以为新潮的模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