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格创东智迎来了成立四周年的纪念日,过去这四年,格创东智从一家由TCL孵化的工业互联 平台企业持续对外输出应用赋能能力、数据与建模能力和设备连接能力,已经成长为国家级“双跨”平台。
得益于TCL集团旗下自有工厂的实践,格创东智自主研发的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以下简称“东智平台”),将IT和OT做了深度的融合,今年5月,东智平台被工信部评选为2022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 平台”,也意味着我国唯一一个源自于半导体制造业的国家级“双跨”平台正式诞生。
截至名单发布,东智平台已沉淀工业模型近3万个、积累工业APP超1万个。在赋能成效方面,格创东智已服务泛半导体、新能源、3C电子、家电、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等20多个细分行业,成功为TCL华星光电、TCL实业、华虹华力、ASML、中车半导体、高德红外、立讯精密、长电绍兴、康吉森、中信科移动通信、武钢维尔卡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标杆示范案例,应用场景覆盖生产制造、质量管控、运营管理、节能减排等9大领域。
据悉,东智平台具备统一开发部署工业应用能力,可快速组合形成面向特定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如东智设备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设备管理一体化平台,构建设备全周期立体化的数字模型)、东智天枢AI视觉检测系统(“感存算知”一体化工业视觉深度学习引擎,内含千万级行业特征数据库,提高质检准确率)、东智AR设备远程运维解决方案(轻松实现设备“面对面式”远程运维,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东智智慧能源与碳管理解决方案(碳排放数据采集、管理和优化三联动,助力“双碳”国家目标早日达成)等。
作为TCL集团在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排头兵,结合TCL 40多年先进制造业经验,瞄准泛半导体、新能源、3C电子三大产业链,格创东智将持续进行战略性赋能输出:为泛半导体产业链提供国产化工业互联 解决方案及自研产品,涵盖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以及半导体设备等领域;为新能源产业链提供整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聚焦光伏、锂电池两大领域;为3C电子产业链构建涵盖设备管理、供应商管理、仓储物流以及辅料和工具管理等全流程解决方案,适应多种生产模式。
对于工业互联 的核心即工业软件,格创东智CEO何军表示,我们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20亿,继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实现工业软件国产化。一是希望在核心工业软件上做到完整自主可控,二是希望用格创东智的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重构高端工厂的操作系统。
在国产化方面,2021年3月,格创东智完成了国内首个无缝切换完成的半导体工厂核心系统国产化项目,加速泛半导体行业工业软件自主研发进程。在硅片、晶圆制造、封测等多个环节积累了大量行业落地经验,并基于这些积累,在泛半导体行业里成功研发了多个系统,以实现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如良率分析和品质控制系统,解决泛半导体行业生产过程中精细化、自动化管理问题,实现从设备管理、生产管控、良率分析等方面的全方位优化和提升。
这几年,在与制造业企业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格创东智深刻意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只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同时也是与产业链的竞争,促进整个产业链协同创新,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这一判断,未来,格创东智将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发力,以加强工业互联 对于产业链协同的促进作用:
第一,基于东智工业互联 平台,建立半导体、新能源、3C电子等产业链协同平台,聚焦产能规划和调度的核心问题,打通产业链全流程的要素信息和数据。将通过数据这个新要素的融合和贯通,助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协同。
第二,格创东智十分注重生态的建设。格创东智认为在垂直行业里建立生态,能更好地帮助促进产业链整个上下游之间的协同。2021年9月,格创东智与深圳微迅、上海喆塔、上扬软件、哥瑞利、AIM等泛半导体软件企业启动“泛半导体先行者携手计划”,以共同合作推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伙伴协同创新。未来,格创东智将在更多的产业链中,赋能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生态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17日,深圳市CIO协会、大东时代智库(TD)、华山荟控股将在深圳举办“2022中国制造数字化转型峰会暨2022·卡恩奖评选颁奖盛典”,作为此次峰会的联合赞助商,格创东智相关负责人将会出席此次峰会。峰会围绕“破立而生”“攻守有道”的主题,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展开,将从行业新视角“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从数字化服务商方面“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挖掘行业赛道破局“道术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