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朋友聊到考驾照,App马上就能看到各种驾校的宣传广告?
聊到火锅,App马上就推荐餐厅、自热火锅、食材?
这推荐实在是精准得让人有点害怕,手机App“偷听”真的存在吗?
想要揭开这个疑惑,必须从下面几个维度寻找答案
首先——我们要确认技术上是否真的能实现?
其次——真的有App冒着高额法律风险干偷听的事吗?如果没监听,又是如何实现精准推送的?
最后——日常生活中,如何自行判断、防范手机被偷听?
一、监听在技术层面可以实现吗?
据央视新闻 道,App治理工作组技术专家通过自行开发的一款模拟App偷听程序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当测试程序置于前端运行时,偷听是可以实现的。当程序退至后台,或者在手机处于锁屏的情况下,录音仍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都会自行终止。也就是说,App偷听用户对话,在技术上确实可以实现。
二、真有App冒着知法犯法的风险干偷听的事吗?
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技术专家也表示,开启麦克风会使手机容易变热,上传语音内容数据会使手机变卡,还需要更多服务器来存储数据。
若偷听到的并不是用户本人信息,或没录到用户对话,那意义也不大。况且各大主流App动辄上亿的安装量,要冒着法律风险把大量录音进行语意分析,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所以这种方式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且存在高昂的法律风险,所以在实际生活当中,是很难被应用的,也尚未发现有App这样做。
既然不是“偷听”,那又是如何实现“骨灰级”的精准推送呢?
技术专家表示,一是它是一个常年累积的结果,App能对用户做360度的精准画像,主要通过用户的购买记录、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甚至是下载过的应用程序清单、使用频率等众多信息点进行大数据分析。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自行判断、防范手机被偷听?
?若遇到这3种怪现象,要引起警惕
1、通信录出现未知 码
通讯录正常来说是由我们自己添加 码的,基本都是自己相识相知的人。当通讯录出现非自己添加且不认识的陌生 码,就要引起重视了。
怎么办:不要好奇去拨打那个陌生 码,直接果断删除。若出现无法删除的情况,可借助手机杀毒软件来深度杀毒。
2、手机莫名卡顿
明明手机没几个软件,却总是内存不足?或是手机新买不久,内存足够,但总是频繁卡顿?监听程序占用了大量内存,所以不排除有手机被监听的可能性。
怎么办:定期检查手机上安装的App,看看是否出现非自己安装的不明软件,或安装了却没显示在界面的异常软件,到这些异常情况时,果断删除该APP。
3、数据流量莫名暴增
一般情况下我们每月的流量使用量是相对稳定的,且使用WiFi的时间居多。若发现当月的流量使用量暴增,但确实自己也没主动使用大额流量时,则有可能是恶意软件窃听在做怪,因为窃听需要大额流量来支持语音数据的传输。
怎么办:先通过【手机设置-蜂窝数据】检查下各App数据使用量情况,与上月使用量对比,判断是否哪个软件使用量超常,并联系 码运营商协助核查流量使用情况。
?平日里如何避免手机被偷听的风险?
1、不要安装来路不明的APP
下载软件要从正规应用商店获取,避免在来历不明的链接中下载应用。
2、不要将手机轻易借给他人
安装一款监控软件可能都不到2分钟,所以借手机给别人,最好就是当面使用,即用即还。
3、不要贪恋来路不明的WiFi
公共场所不随意连接免费WiFi,一是不明WiFi可能内置窃取信息、病毒;二是容易暴露个人位置信息。
4、不要轻易获取root权限
Root是安卓系统的最高权限,获得root权限就意味可以对系统中的任何文件执行所有增、删、改、查的操作。更容易被恶意软件破坏,且破坏程度更严重,所以不要轻易获取系统的最高权限。
5、要谨慎授予App可用权限
是否授予该软件“位置、麦克风、相机、照片、读取通讯录”等权限,要根据自己使用习惯来调整,关闭非必要的授权。可通过手机设置,选中该款App进行操作。
6、要留意第三方 站的账 授权
有时候我们会通过常用APP跳转到第三方平台,这时就会被请求授予账 登录、注册等,就要十分留意其申请的是什么权限,后续不再使用时,最好是取消授权。
关注我,了解更多宽带 络技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