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刘慈欣的太原之恋:轻科幻重 会,层层加码诅咒 会酿成悲剧

刘慈欣有一篇非常特殊的短篇科幻小说《太原之恋》,这是一个科幻因素比较轻, 会因素比较重的小说,其中层层加码的诅咒 会最终酿成了悲剧。

《太原之恋》在写法上是刘慈欣一篇特殊的小说,但其中表现暗黑 会、暗黑科技的主题却是刘慈欣用过的套路,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软件这种灵活的东西,加码了 会的悲剧效应。

科学主题与 会主题

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都有一个特点,会密切抓住一个科学主题和一个 会主题,二者密切结合,缺一不可。

《太原之恋》的科学主题和 会主题都是非常清楚的,并且以 会主体为主。

作为一篇科幻小说,《太原之恋》的科学因素偏简单,主要是夸大了病毒软件的作用,让软件可以控制全城,甚至全世界。

《太原之恋》的 会因素非常鲜明:诅咒、 复并且层层加码,从对个人的 复到对全 会的 复,甚至是诅咒了全 会。

下面就是《太原之恋》的一个讲解,其中配图也非常有意思:女人的诅咒、城市的毁灭。

层层加码的诅咒

《太原之恋》这篇小说,还有一个非正规的名字《太原诅咒》,这就是一个关于诅咒与 复的小说。

诅咒1.0:诅咒始祖是一个18岁至28岁之间的女孩, 复一个叫撒碧的男生,创造了一个软件暴露撒碧的个人信息,并对其进行揭露(或者说污蔑)。

诅咒2.0:诅咒升级者将诅咒软件移植到了新的操作系统上面,延伸了它的生存周期;

诅咒3.0:诅咒武装者让诅咒软件有了新的功能,它可以杀死撒碧这个人;

诅咒4.0:“刘慈欣”改变了诅咒软件的通配符,变成了可以 复全太原的男人女人;

诅咒5.0:诅咒对象的通配符升级为*,已经变成了 复全 会、 复全人类。

在层层升级的诅咒当中,全 会都受到了影响,直到最后已经在诙谐的文笔当中,变成了全人类的悲剧。

爱情里诅咒

类似《太原之恋》这种充满暗黑 会、充满诅咒和 复的小说,正是从一个看似美好的高校爱情故事开始的。

诅咒始祖这个女孩对于撒碧这个男孩的 复,可谓是非常的小儿科,只是一个揭露个人信息的软件,它与最后影响全 会的病毒软件完全不可同日而已。

从爱情故事开始,不仅紧扣《太原之恋》的小说名,并且也是以小见大,从爱情引起诅咒的悲剧。

双线剧情

虽说《太原之恋》是一个短篇小说,但是结构上也比较巧妙,书中的“刘慈欣”开始与诅咒软件并无实质联系,但是二者是在诅咒4.0阶段才产生重大联系的。因此从诅咒1.0、诅咒2.0、诅咒3.0的剧情,都是在双线叙述。

诅咒1.0时代,“刘慈欣”在太原柳巷买打火机的汽油被罚,因此开始憎恶 会;

诅咒2.0时代,“刘慈欣”出版三千体失败,进入了流浪生活;

诅咒3.0时代,“刘慈欣”与大角一起在太原流浪。

下面就是刘慈欣太原之恋里面提到的太原柳巷。

剧情的高潮

《太原之恋》这篇小说的高潮,主要就是在诅咒3.0和诅咒4.0阶段。

太原之恋的诅咒悲剧

《太原之恋》的科学主题、 会主题都非常简单,科学方面属于一个对于病毒软件的畅想,从目前看起来也不算很大的脑洞;从 会主题方面,这是一个自食其果的 复结果,诅咒别人者自身也为诅咒所害。

从暗黑 会这个角度,与《太原之恋》是一个关于诅咒的悲剧,诅咒 会的故事在诅咒始祖、诅咒升级者、诅咒武装者和“刘慈欣”几轮的层层加码之下,最终酿成了一个全 会的悲剧。

由于《太原之恋》这篇小说写作手法特殊,因此看起来并不是非常沉重,但其中寓意却是比较鲜明的,当灵活的科技可以成为 复 会、诅咒 会的工具,此时可能酿成的 会悲剧,可能超乎是始作俑者的想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