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书值得收藏?

#书店日记# 有几位刚入行的书友,问我藏书和收售旧书选择品类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大致说一下:

1、 精印本
有些书,除廉价的普通版本外,另有若干册限定的精装本或特精本。这些书由于在油墨及印刷方面特别精致,开本较大,纸质较好,数量亦有限,便具有收藏价值。例如,上海译文出版 出版的朱维之翻译的《失乐园》,1984年首次印刷为46400册,内含精装本3400册,就较为高雅。1989年齐鲁版特精全本《新刻锈像批评金瓶梅》,就受到海内外行家的高度赞扬,因为它在全本《金瓶梅》的印刷史上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当然,精装本中又有特精非卖品之书就更为珍贵了。如傅雷所译《夏洛外传》,1933年9月初版,其中非卖品精装本仅印了50册,为海内外藏书家所瞩目。

2、签名本
有些书本来就出于名家之手,加之名人签名留言于扉页之上,便更有意义,书价亦飞腾而上,甚至达数十倍之多,极为烫手。1992年4月杨绛女士的《洗澡》签名本,在杭州竟卖到78元。签名本中又有编 本。所谓编 本,是因其印量有限而按序编排,或赠人或出售。1991年4月巴金先生签名的《随想录》编 特装本,在上海竟卖到13000元,创下大陆40年来拍卖书的历史新纪录。

6、错本
某部书因印刷或装订错误得以问世,被称为特殊版本。这正如集邮爱好者获得错票一样,物以稀为贵。如: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11月初版的《现代小品文选》,由赵景深先生编选,分上下两册。其下册即为错本。开卷处有一枚藏书印:”结屋三间藏万卷”。

7、藏书票本
所谓藏书票本,是指在版权页上贴有藏书票之书。而藏书票在我国的兴起,当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丢开书籍本身,仅仅对于这东西的收集,已经和邮票一样,是茫无止境的事。藏书票在海外的售价,已极为昂贵。《藏书票》记载,某位藏书家为其妻雕画的一枚藏书票,80年代已标价90英镑。

8、私印本

9、古籍版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越久的图书越有收藏价值,民国时期,宋本书价被炒到五六十块银元一页。这在1942年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中是有记载的。50年代初期,宋元本古籍的行情一度低落,明本书有过论斤售卖的时候。这种不正常的行情自然是 会变革时期的短暂一瞬。很快局面就发生了变化。到了50年代末,宋元本书几乎退出了公开的古旧图书市场。不过明代古籍还不鲜见。当时的售书目录标价表明,普通的明本,每册的价格仅在五元左右。这一价位当与那里的 会购买力相适应。文革期间, 会藏书大量损毁,藏书活动陷入极度的萎缩,古籍已无行市。70年代后,古籍从内部售卖逐渐走向公开,乐于收藏者寥寥。只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在生活富足之余,才恢复了鉴赏与收藏的雅兴。古籍的价格也如众星捧月,逐年攀升。如今人们如能在千元以下买到一部真正的明版书,已是十分幸运的了。
近年来,古籍善本在收藏品中,继学画、古玩等脱颖而出。撇开古籍善本的文献价值,就其鉴赏价值而言,一部品相上好的古籍善本,本身就是一件高雅艺术品。线装古籍那典雅的封皮设计,精巧的书脑、书脊和恰到好处的签条等,这些华夏独有的装帧形式令人倾心。打开书卷,清新隽永的字体还不时散溢出古墨遗香。一拍卖公司的古籍善本秋季拍卖专场,成交总价高达375万元,成交率76%。古籍善本拍卖,成交价如此之高,如今已不再令人咋舌。

10、文革版本
文革图书印量之多,印刷之精美,堪称一绝,博得海内外收藏家的好评。如”红宝书”和”小人书”都已成为抢手的图书,有的每本标价数百元以上。现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收藏市场,”红宝书”交易十分红火,一本上等品相的初版《毛主席语录》交易价达350元,一本法文版的语录本价位高达480元,一些稀有版本(如少数民族版、盲文版等)更是价格不菲。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