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江阳区:老旧小区改造以“新”换“心”

“一张张图纸一件件落实,我们小区一天天都在变化,越变越新,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心。”春日阳光温暖和煦,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廖家花园小区公共区域的长椅上,一群老人在沐浴阳光,十分惬意。

廖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张红 摄)

近年来,江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安全类、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四个类型”,统筹抓好“六个结合”,即基层治理、城市更新、完整居住 区建设、绿色 区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同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同步引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以“新”换“心”,居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老房“更新” 小区“焕新”

一条主干道,几多风雨情。这条贯穿城区中心的道路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记录着泸州城的变迁,江城到市政府区域是泸州城市发展的“先发地”,随着岁月更迭,如今也是老旧小区集聚的区域。

“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0年,江阳区向存量要空间,制定出台《江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计划6年改造老旧小区381个,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改造围绕居民反映最为迫切的“四个类型”进行,重点突出综合改造和服务提升,让房屋内外有机“更新”,让老小区因地制宜地“焕新”。

“我们这里是江阳区最老的‘三无院落’之一,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建筑为砖混结构。改造前,一眼看去破破烂烂一大片。”廖家花园小区居民指着展板上拆改前后对比图,散居楼院已经圈建成了小区,大门口有了特色门头,原来的违建已无踪影,坑洼的地面已被青石替代……光是看对比照片,就令人感叹改造的“魔力”。

“香樟树下,幸福生活”,这是廖家花园小区居民的向往。 区工作人员介绍,项目针对道路破损严重、绿化杂乱、地下污水管 堵塞、房屋立面陈旧、部分强电及弱电未实行埋地措施、公建配套设施不足进行了全面改造,基础设施、安全保障都得到极大提升。

新南苑老旧小区改造(张红 摄)

塑造“面子” 更重“里子”

居民小区不仅是生活的场所,也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窗口。“既靓面子,又重里子”,这是江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始终遵循的原则。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江阳区充分注重文化内涵,坚持因地制宜,传承文化基因,做到“六个结合”,确保居住小区基础功能完善的同时,又保留文化特色。

2022年6月,北城街道将启动改造26个小区和散居楼栋,涉及东门口、城垣两个 区,改造面积约21万平方米。

“改造内容主要体现在历史保护、‘微更新’、功能提升、整体更新四大方面,将实现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东门口 区工作人员介绍,工程将重点打造基础较好的4个优质示范小区——东门口 区的江岸苑小区、江灏小区,以及城垣 区的祥瑞小区、祥和小区。用海绵城市理念提升基础设施,利用 区空地,扩展 区功能,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老民居的建筑文化。

东门口 区将新建围墙梯步、花池树池、室外休闲坐墩、 区居民活动室等;城垣 区将新建休闲长廊等,让 区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82岁高龄的聂华君居住江岸苑小区30多年了,老人很期待改造工程尽快实施:“我想找回儿时的记忆,希望能看到‘老坛装新酒’,老街重新恢复繁华,并发展得更好。”

治理出“新招” 服务有“温度”

硬件改善让老旧小区实现提升,软件升级则让其有质的飞跃。

“我们坚持创新机制、长效管理,引导多方参与确定长效改造管理方案,构建‘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江阳区同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包括成立小区党组织、建立自管委和业委会等自治组织;同步引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包括维修资金归集、引进物业管理等。

新南苑小区红立方党群服务之家(张红 摄)

2020年,大山坪街道新南苑、广信苑、电信宿舍、日 宿舍被泸州市确定为全省首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示范项目,将4个老旧小区连片提升打造,共享公共服务、休闲场所、公共收益等,逐步形成老旧小区改造示范效应。

自治组织党旗飘,小区治理出新招。新南苑小区构建“战斗堡垒引领协调、自治组织出谋划策、党员骨干深度参与、居民群众监督支持”新格局,以“五微一家 乐和乐居”为主题,开墙共建、连片打造,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改善、配套功能大提升、人居环境大优化,项目共创,资源乐享。

如今,路面“白加黑”、墙面真石漆、安保全监控、绿化青油油,“小家大爱”红立方党群服务之家成了党员过组织生活的阵地、群众交心谈心的客厅,新南苑小区“长者食堂”即将开业,居民家门口养老已成现实。

“我要为政府点赞,没想到我们老小区也能变得如此漂亮、如此温暖。”四川好人王友伦也住在这个小区。他说:“我是党员,更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居民把小区管理得更美更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