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崇左高速扶绥收费站员工热心援救一名被拐骗的越南籍少女,再次发扬了“红木棉党建先锋班”的优良传统,擦亮了“情满南疆、畅美边关”的南疆国门第一路名片,将友爱的种子播撒到了东盟国家朋友圈。
9月21日上午08时26分,一名行径异常的女子焦急地跑向扶绥收费站,并双手快速敲打收费亭门向正在上岗的收费员张美英求助。收费员张美英见状发觉异常,便询问该女子遇到什么困难。该女子便在窗前双手合十,带着哀求的眼神呜咽着乞求得到收费员的帮助。
▲女子双手合十并哭泣着乞求收费员给予帮助
因语言障碍无法交流,收费员张美英随即将情况 监控室及站区管理人员,并与同事将该女子带到班长亭内进行安抚并了解情况。站长钟宾芬及时赶到现场,在熟悉越南语的同事的协助翻译下,了解到该名女子为越南籍奠边府市人,年仅19岁,因误信朋友被捆绑拐骗至广西境内,后在高速上挣脱逃离至扶绥收费站,看到上岗的工作人员后便上前求救。
▲站长钟宾芬联系熟悉越南语的同事与越南女子进行沟通
沟通后,该女子借用手机拨打了家人的联系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见该女子情绪波动且神情恐慌,工作人员便立即送上热开水、热牛奶,同时利用手机中的翻译软件不断安抚该女子,并握住她的手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不断告诉她“别害怕,我们会帮助你”。女子边流着泪边点头,用手势比划着自己被拐骗的遭遇。
▲工作人员利用翻译软件安抚被拐女子情绪
当地公安局执勤民警接 赶来后,站长钟宾芬随即将知悉情况一一告知,并嘱咐该女子“跟着民警去,他们会带你回家的”。随后,该名女子跟随警方离开进行进一步调查。临走前,这名越南女孩用不熟练的普通话反复说着“谢谢,谢谢”……
▲越南女子跟随民警离开接受调查
事情发生后,崇左运营公司的同事们纷纷为扶绥收费站热情救援的义举点赞!
当年吴圩发生了什么呢?
听我慢慢道来~
“红木棉”拯救越南少女事件
2006年7月20日,一辆白色面包车在驶入吴圩收费站出口时,车上隐约传出一女子呼救的声音,“救命啊!救命啊!”这一蹊跷的迹象,引起了现场收费员的注意。当收费员走近车厢后发现后排的两名男子正对一名女子施暴。见状不妙,值班班长大声呵斥车上的男子:“请你们不要打人!”在这期间,车上的女孩突然挣脱两男子的控制从车里逃了出来。女孩扑通地跪在现场工作人员面前,拉着他们的手,嘴里不停地重复着:“救命”。该车司机则趁机逆行上高速逃离。通过多部门前后夹击的“瓮中捉鳖”,面包车在南宁往渠旧方向匝道口处被拦截下来。
■ ■■■■
女孩被救下后,只会说“救命”两个汉字。收费员试图用英语与她交谈,但这名女孩也听不懂。此时还是一名见习收费员的钟宾芬用自己平时学过的一些越南语与女孩交流,并听懂了她的意思:“我是越南人,被卖到中国。”原来,该名女孩叫农瑶,年仅17岁,被人以到南宁提货为理由骗到中国。看着浑身是伤的女孩,收费员赶忙拿来膏药,为其处理伤口,并给该女孩送上饭菜,水果、牛奶。越南女孩农瑶感动得流下热泪。离开的时候,女孩紧紧握着收费员的手,含着泪不住地说着新学的中文“谢谢”。
十三年前的“解救越南少女”事件,造就了崇左公司“红木棉”党建品牌,促成了红木棉党建先锋班。十三年后的解救事件,见证了“红木棉”精神的延伸和升华。
十三年恪尽职守,
十三载无私奉献,
十三年沥风沐雨,
十三载青春无悔。
崇左运营公司的一位位“钟宾芬”,在三尺岗亭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诠释着“火红热情、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红木棉”精神。这精神早已融入血脉,凝成共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传承和发扬中不断演绎“南疆国门第一路”的精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