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被曝即将停摆,腾讯正计划在本周裁撤“幻核”业务,这一消息在幻核基干(腾讯内部低级别管理人员)已经进行了传达。这已是腾讯近期传出来的第五起产品停运或裁撤。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国内头部数藏平台,幻核疑似关停的原因市场众说纷纭。倘若真正关停,用户手中的藏品如何处置,后续对整个数字藏品行业的冲击等问题也成为讨论焦点。
针对上述事宜,腾讯回应称“暂无回复”。
运行未满一年,已出现滞销
在腾讯生态里,包括QQ音乐、腾讯新闻都曾试水NFT数字藏品相关业务,幻核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然而,7月5日,腾讯新闻关闭了数字藏品售卖业务,用户可以在腾讯新闻APP里或幻核APP查看已经购买的藏品,还在公告中放置了“幻核”的引流链接,邀请用户下载。彼时,腾讯回应称业务调整主要是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
半个月后,幻核也被传裁撤,其负责人王诗沐刚从腾讯新闻调任两个月。
据公开信息,该平台于2021年8月上线,还未满一年。彼时定位为NFT发售平台,首批上线的数字藏品为腾讯新闻旗下知名IP”十三邀”的黑胶唱片NFT,包含多位名人的语录,并支持用户进行”个性化镌刻”,限量300件,每件定价18元,上线不到1秒即售罄。
彼时,幻核团队就已对外透露,其不会开放转赠和交易功能,仅在IP内容扩充和文化传播方面进一步发展。在相关政策法规调整后,幻核于2022年3月22日将平台内所有NFT相关字样调整为”数字藏品”,禁止二级市场交易的规则不变。
由于腾讯流量的加持和藏品质量领先,尽管藏品单价超过100元,5月前发行的藏品几乎都是秒光,但6月以来,幻核上有多款藏品的页面为“已结束”而不是“已售完”,并且参与提前购的用户也从5万降至3万。7月8日,幻核最新发售的数字藏品《枝葱鸟栖》系列10幅作品也均未售罄。
对于关停的原因,业内有多种猜测,一方面腾讯继续降本增效,幻核出现滞销有业绩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政策风险。业内人士指出,不论是国家层面明确的数字藏品政策迟迟未正式出台,还是缺乏二次交易支撑导致的稀薄盈利,都考验着各头部数字藏品平台的耐心。
用户藏品尚无处置方案公布
那么,如果传言为真,如何在不发售新的数字藏品的前提下,保障现有藏品持有者的权益无疑是幻核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毕竟在国内各个平台依托不同联盟链的情况下,各大平台之间目前基本上无法实现互通。
事实上,鲸探等其他数字藏品发售平台也有类似的声明条款。这也就意味着,数字资产的安全性高度依赖平台的稳定运行。
连带效应或倒逼行业发展
如果幻核关停,无疑是对持有者信心的打击,更重要的是,这种打击不仅是对于幻核用户,更是对整个数字藏品市场各个参与方信心的冲击。
目前国内有超过700家的数藏平台,20余家上市公司均有参与。本来数字藏品行业便良莠不齐,炒作、劣质藏品横行、平台跑路已经屡见不鲜,现在一直合规经营的国内最大的数藏平台也存在着关停风险,那这个市场又会怎样?
针对对数藏行业的影响,上述业内人士称“震荡一下,然后继续发展”。不过,如果大厂纷纷退出,还是会引起恐慌性问题,从市场的反馈来看也会有连带效应,用户对仅做一级发行平台的投入会愈发持谨慎和观望的态度,但这种变数也会倒逼发行平台加速数字藏品应用场景的开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