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作(新华 发)
医生在天津泰心医院互联 医院的 络医疗部远程问诊。 周 伟摄(人民图片)
浙江省金华市市区双溪西路一家试点定点药店里,工作人员正按照 上订单配药。 胡肖飞摄(人民图片)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与患者在互联 医院平台视频诊疗。 史 康摄(人民图片)
随着互联 医疗的蓬勃发展, 上问诊、在线就医、无接触式购药等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互联 医疗行业如何走得更稳?
“智慧医院”方便快捷
络问诊后拿到电子药方,药品直接快递到家;打开手机软件进行 络复诊,与医生实时交流病情;通过云医疗服务平台,在乡镇卫生室也能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和救治;电子 保卡绑定移动支付平台,扫码结算方便快捷……如今,越来越多人享受到互联 医疗带来的便捷服务。
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到6.61亿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544.7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人们对医药电商、互联 医疗等平台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互联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中国互联 医疗行业迎来新的机遇。
防疫期间,一些公立医院积极拥抱互联 ,整合医疗力量,用互联 医疗开辟了“第二战场”。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100家互联 医院,770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三级医院 上预约诊疗率已达50%以上,90%以上的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了院内信息互通共享。远程医疗协作 覆盖所有的地级市2.4万余家医疗机构。
发展瓶颈亟须突破
过去一年多,在线购药、远程问诊等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互联 医疗的价值被不断释放,成为众多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但互联 医疗火热发展的背后,行业仍有诸多局限性和待解决的问题。
2020年11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 ”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完善“互联 ”医保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并鼓励各地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处方流转。
业内专家指出,处方流转不等于处方外流,纳入医保的前提是医疗机构要有电子处方流转能力,而哪些药、哪些病可以在线上 销以及异地就医如何结算等细则还需进一步明确。
互联 医疗迅速发展的背后,是刚性的民生需求。互联 医疗仍然面临用户习惯养成、市场推广、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难题。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 告》明确要求,促进“互联 医疗健康”规范发展。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目前全国30个省份已建立了互联 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提升了线上监管能力。专家指出,在互联 医疗准入、设立、运营、信息安全等方面,要加强对互联 医疗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使互联 医疗的发展更加规范。
邓勇认为,对互联 医疗的监管对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各级互联 医院和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形成互联 医疗分级诊疗新格局;二是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互联 医疗信息监管机制,加强对数据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保护;三是加强互联 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建设,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构建互联 药品智慧监管机制。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指出,互联 医疗是在新型互联 技术、医疗关系、产品设施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相关制度法规、职业准则亟待完善。除了规范化,互联 医疗的发展还应该注意保持医疗服务的温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