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规章。许多行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操作规范与否、服务优质与否,也影响着大众的消费体验、生活质量。即日起,本版开设“咱有好行规”栏目,聚焦各行各业的规章规范,介绍先进经验,为化解生活烦恼提供参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驾校水平有差别,硬件配备的标准不一,个别教练还存在吃拿卡要的情况;驾校学完,有不少人还是不能上路,上路了停车也停不好,还得找教练;另外,一些残疾人士在学车上也有不便之处。本版即日起针对上述烦恼,推出“驾校学车那些事儿”系列 道,敬请关注。
学车去驾校是大部分人的首选。本来是花钱购买服务,结果学车时要看教练脸色,明的暗的还得给教练塞两包烟、带几包茶,练车车不够……这些学车中不好的体验,南京的张女士都遇到了。
花钱不少,体验不好
因为工作忙,2017年6月,张女士特地选了家离家近的驾校, 了一个自动挡的快班,差不多4200块钱。没想到,多花了钱,受了不少气。首先,不按顺序来,科目三和科目二颠倒了。
科目三是在有车辆正常行驶的马路上学习驾驶。一个周六的早8点,按照在手机APP上的预约,张女士找到自己的教练车,上面已经有一个学员,陆续又来了几个,算下来,那天上午有四五个学员。
“他操作,你们看看怎么操作的。”教练对坐在驾驶座的学员、后排的一位学员以及张女士全都安排好了,自己下车在旁侧抽烟。由于张女士没摸过车,那些操作看得眼花缭乱,只能先自己看,拿着手机查,或者问旁边的学员。到学车结束,张女士还弄不清前照灯和示廓灯的灯光效果。
等到10点钟,轮到张女士了。虽然教练也在车上,但从来没摸过车就直接上路,张女士心里很慌。速度的控制、车身的方向都把握不好,她觉得整个人都是僵的,踉踉跄跄地开了一会儿,教练就说时间到了。张女士纳闷:我的时间还没到呢。教练说,学员那么多,大家不可能按照实际课时去练习。后来张女士每次的练习时间一直就是差不多50分钟。学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教练就让张女士抓紧约考,当时张女士实际练车时间还不到6个小时。
侥幸考过了科目三,等到学习科目二时,张女士才发现整个自动挡的教练只有两个,车子只有四辆。由于教练少、车少、学员多,约课系统已经形同虚设。每次练车等一个小时已经是家常便饭,每次摸车的实际时间也就20分钟。教练有时跟车,有时不跟车,导致学员经常并不知道自己的练习效果,经常要同车的学员帮忙看点位做得对不对。
考前,张女士分别在驾校的模拟场和考点进行了模拟。虽然说驾校模拟是自愿的,但是如果不去模拟,教练就会给脸色看,而且有些学员觉得万一这次过不了又没去模拟怕后期再来练车被为难,所以不得不去驾校的模拟场交260元去模拟一次,然后再去考点的模拟场模拟。
张女士算了一下,科目二和科目三的模拟费总共花了超过1500元,再加上之前的 名费,整个学车支出接近6000元。钱花出去了不说,学车过程还让她非常不满意。即便已经拿到驾照,路面的侧方停车,她根本停不进去。
先学后付,学员获利
从十几年前开始,苏州市管理驾校的交通运输部门和管理考试的公安部门进行了数据上的打通,学员的学时修满后,公安的考试约考系统会通过学时数据分析作出能否约考的判断,避免了刷学时的现象。学费不是一次性缴纳,考试费实行分科目收费,方便学员异地考试。在驾校实操阶段是点单制,分时预约,上一次课,付一次的钱,每次可以约不同的教练,并需要对每次上课的教练进行评价。每次课时大概130元左右,而这个收费标准来自对一个学员学满所有课时的费用测算,全部学下来学费大概在6000元左右。
安全教育,毫不放松
出了影院就是一个酒驾小屋体验,学员可以戴上特制的眼镜,在一个倾斜的小屋里沿着画出的路线体验酒驾的感觉。此外,还有不系安全带的撞击测试体验、公交车着火后的逃生体验、疲劳驾驶、心肺功能复苏互动体验等,让学员通过模拟体验了解危险驾驶的危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