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买来的爆款商品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新华 太原2月16日电题:低价买来的爆款商品背后藏着什么猫腻?——“盗图抄店” 络售假调查

同样的爆款商品,不同的 购平台售价相差数倍;商品店铺信息和图片相同,甚至还有一样的质检 告,但买来发现品质有着天壤之别……消费者 购到的低价爆款商品,以为是捡了便宜,实际上买到的却是冒牌货、山寨款,不少人还蒙在鼓里。

“我的爆款成了别人的10万+”

店销售的一款大衣在“双11”成为爆款后,被超过330家其他 购平台店铺盗图,多家店铺显示已售“10万+”。

“被盗图后,我们家爆款大衣销量断崖式下跌。”盛女士说,我把盗我们图的商品买来一看,就不是一样的东西。我们用的是纯羊毛,光面料就七八十块钱一米,盗图假货的一米才二十多块钱。

不同 购平台之间,一样的商铺图片,价格却相差很大。(手机截图)

盛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跨平台盗用爆款商品整套宣传图片和 页设计,低价诱导消费者下单购买高仿同款商品的“盗图抄店”现象,已经从服装类产品“重灾区”向窗帘、货架、日用品等领域蔓延。

江苏某品牌货架的 店商家孙先生因为商品图片拍得好、销量大,遭遇了其他电商平台多家店铺盗图。孙先生说,他和妻子自己做模特、花钱请人拍摄的产品主图、货架包装图均被盗用,有的商家甚至盗用其质检 告。“销量最高的那家店总销量近万件,完全把我的店搬过去了,卖的货却是别的地方采购的。”孙先生说。

一家 店专门负责处理侵权问题的工作人员刘欢说,他通过筛选 店销售量过300件的产品,发现其他平台上有80多家店在盗图,而且有的根本没有营业执照。

隐秘性强、维权困难, 售假冒高仿成产业链

受访者表示,盗图抄店存在跨地域性、跨平台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大量的“一键搬店”软件和教学视频充斥 络,从源头盗图搬店到后续生产加工,已经形成完整的制售假冒、高仿商品的产业链条。

上“一键搬店”视频教学。(手机截图)

消费者与一家电商的对话。(手机截图)

交平台“盗图抄店”教学视频。(手机录屏)

“一个标尺”治理监管斩断盗图抄店产业链条

去年下半年以来,江苏常熟、浙江绍兴、山西太原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多起跨平台盗图行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认为,处罚起到了遏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络交易监管科科长郭晋认为,对于 络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执法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取证技术手段的研究,要与各大电商平台建立互通机制,得到他们的配合。

业内人士表示,不同平台对待盗图抄店举 的态度和做法差异较大,一些 交电商平台甚至提供“一键搬店”等盗图和刷单的工具,纵容商家盗图和刷单,让盗图零成本,是导致这种恶性竞争泛滥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不同平台对治理盗图抄店要统一标尺,建立通畅的维权通道和完善的维权保护机制,不能坐视不管甚至纵容。

曹钟雄说,监管部门可以搭建跨平台协同通 机制,尤其加大对更容易出现“一键盗图”“一键搬店” 交电商平台的监管,实现“一处清退、处处关店”,维护整个电商行业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商业秩序,共同推动和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