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句
一句末尾用句 ,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 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 常见错误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 应改作逗 )
2
问
有疑有问用问 ,设问反问也需要。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
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 ,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 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 。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 。
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 。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 。
4. 问 也有标 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 常见错误
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 。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 应改作逗 )
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 。
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 应改作句 )
3
感叹
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 常出现。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基本用法
1. 用于句子的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 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 ;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 ,最多叠用三个叹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 。
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 后再加叹 (问 、叹 各一)。
? 常见错误
1. 滥用叹 。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 ,不用叹 。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 。如: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 应改作句 )
2. 把句末点 叹 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 应改作逗 )
4
逗
标点符 谁最忙?逗 使用最频繁。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基本用法
?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 ,一般都用逗 。
? 用于下列的各种语法位置:
较长的主语之后
句首的状语之后
较长的宾语之前
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较长的主语之间、谓语之间、宾语之间
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某些序词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 常见错误
1. 插入语没有加逗 跟其他成分分隔。如: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 )
2. 不该用逗 的地方用了逗 ,把句子肢解了。如: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作为”前面的逗 应去掉)
5
顿
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顿 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基本用法
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 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 。
5. 标有引 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 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 之间或并列的书名 之间(如引语或书名 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 。
? 常见错误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 ,次一层用顿 。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 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 。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 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 应改作逗 )
6
分
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如用逗 隔不开,可用分 站中间。
基本用法
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分 时)之间的停顿。
2.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 常见错误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 。如: 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 都应改作逗 )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 应改作逗 )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 。如:只有健全 会主义法制,才能使 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 应改作逗 )
4. 被分 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 。须知:分 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 。
7
冒
小小冒 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现。它和引 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
基本用法
1.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说”“例如”“证明”)之后,表示提示下文的。
2. 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3.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4.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5.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 。在列举式或条纹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 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常见错误
1. 冒 套用。应避免一个冒 范围里再用冒 。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 应改作逗 )
2. 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句中的冒 应去掉)
3. 冒 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如: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句中的冒 应去掉)
4. 冒 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如: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句中的冒 应改作逗 ,或者保留冒 去掉”即”字)
8
引
四个蝌蚪真奇妙,前揽后抱是引 。人物语言引在内,别人文句用它标。
基本用法
1.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2. 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需要强调的内容。
3. 表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4. 一层用双引 ,里面一层用单引 。
5.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 ;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 ,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 。
示例1:我曾在 纸上看到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6. 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和节日一起标引。
? 常见错误
1. 滥用引 。词语没有特殊含义,随便加上了引 。如:樱花飘落时,就像漫天的”雪花”在飞舞。(句中的引 应去掉)
2. 引 前后相关的标点处理错误。如: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
(可改作:①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②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
9
省略
省略 ,六个点,千言万语全包揽。表示省略用到它,说话断续把它添。
基本用法
1. 标示引文的省略。
2.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3.标示语意未尽。
4.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5.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6. 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7. 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 (即相当于十二连点)。
? 常见错误
1. 滥用省略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应去掉省略 )
2. 省略 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 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 )
10
书名
书名 ,前后弯,标明书籍和 刊。篇名、曲名也可用,标得清楚方便看。
基本用法
1.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 纸名、文件名等。
2.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4. 当书名 中还需要用书名 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 ,外面一层用双书名 。
? 常见错误
1. 滥用书名 ,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 标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