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1(第十六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党组书记、董事长芮晓武透露,今年12月,中国电子将完成集团总部迁至广东深圳的计划,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发展。
官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电子的主营业务以 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兼具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截至2020年底,中国电子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全年营收达2479.2亿元,已连续10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事实上,同属央企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 络集团、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三峡集团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都在加快谋划新总部。
为何是深圳
在业界看来,中国电子最终与深圳结缘,既是双方各取所需,也是互利共赢的一个决定。
在国内,知名企业总部的驻地选址历来备受关注。由于不仅能为当地带来GDP、税收及就业上的各种红利,也能引领当地产业崛起,并辐射周边区域,潜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因此格外为地方政府重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启动央企搬迁潮之前,进入国资委名单的央企中,总部位于北京的有73家,上海有5家,深圳只有2家。而进入2021年后,上海的央企数量又骤升至8家,深圳无疑已落后。
而站在另一方中国电子的角度审视,扎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前沿阵地深圳,也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指出,在央企总部迁移的考量中,结合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是很重要的一大原因。
作为华为、中兴、腾讯、大疆、华星光电等一大批ICT企业的总部驻地,深圳自改革开放开始,便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据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透露,2019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达2.1万亿元,规模占全国六分之一。而到了2021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经提升到全国五分之一,全球十分之一,成为引领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尤其是随着“十四五”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5年将与北京、上海一道,形成三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南到北串成一线,成为辐射带动全国科技发展和自立自强的骨干支撑,深圳作为大湾区重镇之一,也将打造5G、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与中国电子近年来重点投资芯片研发、显示屏生产、操作系统和 络安全四大领域的目标是契合的。
在此背景下,两者的结合水到渠成。而随着中国电子年内完成搬迁任务,加上华侨城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总部在深圳的央企也将达到3家。
加速业务融深步伐
早在2012年11月,中国电子便与深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深圳福田设立国际总部。该总部由彼时中国电子旗下的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桑达集团、爱华电子4家子公司合并而成,吹响中国电子进军深圳的第一次 角。
而到了2018年3月,芮晓武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中国电子将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旗下90%的资产转移到深圳,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深圳是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特别是电子制造业有深厚的基础。”芮晓武彼时表示,非常看好深圳发展智能制造的前景。
高调的选址也让中国电子在深圳设立业务的进展得以加快。2020年12月29日,作为推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标杆,中国电子在深圳设立的“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后者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均超千亿元,由多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战略入股,成立后将作为中国电子的 信业务运营平台,旨在加快打造国家 信产业核心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国电子与旗下的子公司中国电子云增资近8亿元入股数字广东 络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广东”),后者成立于2017年,由腾讯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出资成立,是广东省在政务数字化方面的官方平台。在交易完成后,包括中国电子、中国电子云在内的中国电子系共持股62.84%,成为最大控股股东,而此前的最大股东腾讯股权稀释至16.72%,成为第三股东。
“中国电子最早是国内 安领域的龙头,在近年来组建半导体与国产操作系统业务后,基本成为信创领域有代表性的央企之一。”该人士表示,中国电子近年来的业务投入重心,随着在深圳的业务布局,也变得明朗。而中国电子的到来,也会让深圳乃至整个广东在信创领域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