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拍摄和后期制作教学Part II – 工具篇

在此首先重温一次拍摄HDR的流程,以便大家明白使用这些工具的原因:

HDR摄影流程

实地拍摄(相机 + 镜头 + 脚架) > 利用软件(Photomatix)把同组但不同曝光的照片合成为一张叫tonemapped的照片 > 用Photoshop把tonemapped的照片进行后制

相机

由于拍摄HDR要拍数张不同曝光值的照片,最方便的方法,便是用相机的「曝光包围」再加连续快拍,以Canon为例,在曝光包围处选用-2EV to +2EV,连续拍摄3张照片便会是-2EV, 0EV, +2EV了。 中间跳过-1EV和+1EV,对tonemapping的结果其实没有甚么分别,但如果坚持要每隔1EV拍一张的话,也是有方法的,以下将会介绍。

有曝光包围的相机皆可很方便地拍到HDR所需的照片,如果你打算手持拍摄的话,为了减少手震而导致每张相的差异,连拍速度便越快越好了。

相机设定

由于小弟是Canon 5D Mark II用家,故会以此机为操作介绍。 各Canon的单反操作上都大同小异。Nikon和其它品牌相机的用家也应该不难找到相关功能。

由于拍摄HDR时要跟平时拍摄不一样,要设定包围曝光和启动连拍,每次都进入menu设定实在麻烦,故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用「相机用户设定」模式(即转盘上的C1, C2和C3)。

设定用家自设模式

1. 转去Av mode, 进入Menu,选曝光包围,范围-2EV, 0EV +2EV。

2. 由于小弟拍摄HDR多是风景类,所以光圈会选F8,当然实拍时会因应实际环景而再调较。

3. 选用连拍。

4. 确定是用RAW模式、ISO 100等等设定皆是「正常」状态。

5. 选两秒自拍(用脚架时很有用,如选这个选项,连拍会消失,但拍摄时一样会自动连拍三张)。

6. 进入menu,在设定中选用相机用户设定 > 注册 > C1 > 完成,如下图:

以后每次转去C1,都会自动变成刚才的设定,如下图,十分方便。

 每级拍一张的方法

我知Nikon用家在曝光包围时如选-2EV to +2EV一定是每隔一级拍一张,亦即是会拍到五张照片,故Nikon用家没有这问题。 如果Canon用家也想每级拍一张的话,方法和刚才的设定一样但包围曝光选-2EV to 0EV, 设为C2; 再另设0EV to +2EV,设为C3,实拍时,首先选C2, 拍完后再选C3, 你便会得到六张照片︰ -2EV, -1EV, 0EV, 0EV, +1EV, +2EV(正常曝光照片会多出一张)注意,这方法只可在有脚架时用到,和为了统一色调方便后制,C2和C3的白平衡最好不要用AUTO,建议用日光。

还有一个终极又原始方法,便是在一个可靠的脚架协助下,用全手动M mode,手动改变快门,这样,你想under或over多少级也行。

心得

1. 为了确保包围曝光的照片景深一致,所以拍摄时光圈和对焦的焦点一定要保持一致,可变的只可以是快门值。

2. Canon相机的预设自动包围曝光是拍第一张是正常,第二张不足,第三张过度,为了方便整理,我会在menu入面转为不足,正常,过度;如下:

镜头

以小弟为例,由于拍摄HDR主要是风景照,故最爱用的镜头是16-35mm F2.8L,而且多是用16mm广角端。 虽然我没有使用过移轴镜,但相信以其质素及功能用在HDR应该是十分有趣兼有顶级画质。 HDR会令到照片的细节表露无遗,也代表镜头的各弱点如紫边、耀光也会加倍放大,就算正常拍摄时不易察觉,合成HDR时皆会十分「抢眼」。 所以镜头的质量高低变成颇为重要,可幸是现时的后制软件应可把各弱点一一克服。

 脚架

曝光包围 + 连拍虽然令到手持拍摄变得可行,但也有其限制。 正如之前提到,HDR的图片会令到一切原本不觉的小瑕疵都会加倍放大,其中之一便是照片的微粒(noise)。 所以拍摄HDR尽可能保持最低ISO以确保noise不会失控,手持方式拍摄环境较暗的场景便要作出照片质素上作出妥协。 就算光源充足,手持拍摄的每张照片也肯定会有些微移位,虽然后期可作alignment较正,但也已增添后制的难度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