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下,由绿色计算产业联盟主办,北京大学、鹏城实验室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承办的第四届“软件开源创新大赛”正在紧张筹备中。
为保证本届大赛赛道的前瞻性、科学性、专业性及和产业的结合度,3月18日,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赛题讨论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北京大学金芝教授主持了会议。
大赛指导委员会主席王怀民院士在致辞时指出,今年的大赛围绕自主可控“卡脖子“问题以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等“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组织赛题,必将推动教育与产业更好地融合,成为中国科技创新领域一道新的风景线。
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席周明辉教授介绍,第四届大赛将结合开源特点,采用作品征集、嘉年华评选模式,每届大赛全年开放比赛、月度评比激励、年底决赛颁奖、多届大赛相互衔接的模式,设置开源项目创新赛、开源任务挑战赛、开源实践教学赛和开源代码评注赛四个赛道,通过大赛将开源融入贯穿到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
绿色计算产业联盟人才工作组组长王涛对四大赛道和全年赛事安排进行详细的介绍。
华为专家介绍了openEuler、openGauss、MindSpore三项赛题的设计进展情况,它们将参加开源项目创新赛、开源任务挑战赛,以及开源实践教学赛三个赛道;
开放原子基金会专家介绍了开放原子openHarmony和开放原子超级链等赛题的设计情况。
飞腾专家介绍了基于PK的信创台式机EXE 应用移植(ARM 宿主机上x86指令集模拟应用)、基于飞腾FT2000-4平台的车载环境探测系统赛题的设计情况。
旷视专家介绍了基于天元框架的小样本目标测试赛题的设计情况。
湖南长城科技专家介绍了基于PKS体系架构上Electron的编译和推广应用、基于PKS体系架构的信创3D线上展厅等赛题的设计情况。
与会专家对以上赛题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更多赛题将在下次会议中进行讨论。
本届大赛由北京大学承办,预计将吸引20000+来自高校和企业的参赛者。
部分参加线下讨论的专家合影
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专家线上参加了讨论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