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得到了越南的积极响应,双方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中方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越南参与大项目合作。目前,中国企业投资承建的越南海阳燃煤电厂、永新一期燃煤电厂等代表中国水平的大项目进展顺利,两国战略对接成效显著。
战略对接诠释合作共赢
距离越南首都河内以东约100公里的越南海阳省京师河畔,4座锅炉钢架在越南海阳燃煤电厂施工现场巍然耸立,机组厂房正拔地而起,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越南海阳燃煤电厂计划总投资18.685亿美元,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能建)联同马来西亚捷硕能源集团公司共同投资,中国能建旗下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以“设计—施工—采购”的EPC方式承建。该项目也是截至合同签订时中国在越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
海阳燃煤电厂项目借助中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联同马方在东南亚市场上的经验,灵活地在第三国共同开展以“建设—运营—转让”的BOT模式投资建设,双方分别享有70%和30%的收益权,电厂建成后中国能建享有25年的特许经营期,期满后将无偿移交给越南政府。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从来不是某一国家的独奏,参与方都能从中受益。
海阳燃煤电厂向南约1500公里的越南平顺省永新乡,“一带一路”律动的音符也在跳动。2018年11月份,由中国能建EPC总承包建设的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两台62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全面投入商业运营,所有设备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项目比预期提前六个半月完工。作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永新燃煤电厂一期被列入中越经贸合作的重点项目清单,是推动中越两国政府推动基础设施、产能合作、互联互通的关键项目。项目完全投产不仅极大改善了越南南部重点经济区“电荒”难题,对于深化中越务实合作也有着积极作用。
中国标准打造现代化电厂
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设备走出国门被人接受并非易事。在越南工作的中国电力建设者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改变当地对中国制造存在的质疑。
据永新一期总承包项目部经理、广东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匡俊介绍,项目采用的是中国国内最先进的发电技术,也是越南首座采用超临界W火焰锅炉技术的电厂,可为超临界W火焰锅炉燃烧越南无烟煤提供借鉴经验,有利于优化越南当地电力结构。不仅如此,采用超临界机组更加环保。
“先进、可靠、绿色”的标语被显眼地刻在永新项目部入场的大型方石上,这也是永新一期项目建设者们一直秉持的原则。项目部副经理林添顺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土建阶段,一个快要完工的项目建筑因为砌墙质量不过关,被他推倒拆除。不少人对此存有异议,但他力排众议,请来专人为工人们培训,直到合格后,才重新开工砌筑。因为这件事,工人们给他起了个外 ,叫“铁面经理”。但在林添顺看来,这样做既保证了后期的建筑质量,又把“质量要可靠”的原则深深地烙刻在了大家的心里。
海阳燃煤电厂同样将国内的优秀经验带出国门,分享给当地。项目设计、建设大部分采用中国标准,国内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火力发电专利技术被充分应用到海阳项目,通过设计智能化、采购集约化、大数据物流、设计施工一体化等方面的全数字化管理极大提升了项目的管理效率。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带动中国装备“走出去”金额在30亿元人民币以上。
文化融合促共同进步
海阳电厂、永新电厂等项目正是“一带一路”倡议同越南“两廊一圈”规划加快推进的一个缩影,顶层设计引领下的战略对接得到有效落实,“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正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发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