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砥砺奋进力量

2035奔向未来(海 ) 刘樱若

嘹亮赞歌(海 ) 周梦辉

长征胜利纪念园(海 ) 付 予 武梦雪

烈火中永生(海 ) 袁 柳

举办红色海 设计大赛,举行红色海 优秀作品展,用红色海 装饰电话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海 设计形成热潮。如何用海 传承红色基因,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如何发挥海 凝心聚力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大众?美术界在实践和探索中找寻答案。

创新表达方式

海 是传递思想、沟通情感的艺术形式;海 设计,考验着设计师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聚焦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广大设计师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以“建党百年”为主题,设计了一批精品佳作,成为红色海 中亮丽的风景。

深刻诠释主题是关键。设计师们深刻理解“建党百年”的精神内涵,以彰显厚重、凸显伟大为旨归,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提炼典型元素、凝练艺术形象。比如,有的作品聚焦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不同视角、以不同构思表现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展现其跨越时空的力量;有的作品聚焦守初心、担使命,借由中共一大会址、青年入党以及和平鸽等形象设计,生动表达砥砺奋进的内涵;有的作品聚焦百年风华,通过象征等手法,以明亮的色调、充沛的情感,展现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蓬勃力量;有的作品聚焦千秋伟业,通过展现重大发展成就,表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同的艺术表达,让红色精神熠熠生辉,充满感召力。

海 要与观者产生心灵共振,除了具备思想感召力,还必须具备艺术感染力。庄重、端正、大方,是红色主题海 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创新的难点。不少作品面貌一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设计师赋予作品新的艺术之思,力求以独特的创意来表现深刻的主题内涵,让作品庄重又不失新意。他们出入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或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或者运用多种设计语言,以新颖的构思、洗练的形象、简洁的用色,让作品充满视觉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如作品《嘹亮赞歌》,军 造型中融入“100”设计,构思巧妙;作品《心中有党未来有光》,以高高举起的红色火炬,代表心中的信仰。红色文化元素通过独特的设计转化,内涵更加深邃,情感表达愈发浓烈。

凝聚精神力量

弘扬英烈精神,是红色海 设计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彰显英烈的理想信念,设计师充分发挥海 的艺术特质,借助老照片或其典型艺术形象,以独特的形式设计,于图文相生中表达清晰的语义,充分展现信仰之美。一张张人物海 ,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让革命英烈的事迹再次广泛传播。其传递出的历史温度、精神力量,引起大众情感共鸣。

让红色经典深入人心、让红色精神浸润当下,是红色海 的另一重要实践,尤以红色经典电影海 设计为代表。

电影海 是电影的艺术名片,是电影与观众沟通的桥梁。为更好地连接大众情感,设计师以全新的设计语言表达红色经典电影的精气神。有的以充满现代美感的图形构成、色彩搭配、字体设计、版式编排等,让电影海 焕发时代活力。如作品《烈火中永生》,江姐扮演者于蓝在1965年电影剧照中的形象,经过图像处理,既凸显江姐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又富现代美感。有的注重营造故事情境,强化观者视觉和情感体验。如作品《万水千山》,以微小的深色人物剪影和高高耸立的皑皑雪山形成对比,表现了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卓绝。有的以新的视角观照红色经典电影的主旨。如作品《雷锋》,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以螺丝钉代替人物形象诠释雷锋精神……一张张新设计的红色经典电影海 ,以不同于原海 的新面貌,重温历史深处的家国情怀,砥砺奋进力量。

随着党史研究不断深入,海 弘扬红色文化的空间随之拓展,作用也进一步凸显。

激发时代活力

作为一种宣传画,海 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如何进一步激发其时代活力?设计师们在不断探索。

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接收信息方式发生了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设计师们积极向技术借力,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动态海 便是一种典型形式。融合了动画、声音等多种元素,动态海 犹如一部“微动画”,丰富了海 的视觉表达,让观者在多重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如作品《百年风华》,光影幻化间,“100”字样不断浮现,强化了喜庆气氛的表达。动态海 的运用,进一步拓展了传播空间:既适应 络传播,又可以借助电子屏等媒介在线下公共空间实现广泛传播。

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海 创作空间,但也容易导致设计师过分依赖设计软件和现有设计资源。为此,在红色海 设计中,一些设计师重拾手绘传统,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浓郁的艺术气息、细腻的情感表达,手绘设计图,营造出有别于电脑设计的视觉审美,为海 设计注入新的生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红色海 系列设计中,以青春创造凝聚青春共识成为一个重要内容。系列作品大多出自青年之手,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重温红色记忆、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强化了责任与担当;同时以青春视角、青春审美、青春创造,感染更多的青年人。如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2035奔向未来》,剪纸语言与富有现代美感的构图相结合,生动表达了祖国在腾飞的主题。独特的创意与审美,让青年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伟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设计的《中央大礼堂》《长征胜利纪念园》《延安宝塔山》等作品,以年轻人青睐的飘逸灵动的插画形式,让红色地标与艺术之美相得益彰。

小海 ,大艺术。未来,以艺术创新展现红色精神,以时代创造服务大众,美术界还需在红色海 领域进一步深耕。

版式设计:蔡华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