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国产工业软件龙头中望软件发布询价转让结果公告,公司4个员工持股平台与2名达晨系创投合计转让6.31%股份,为科创板询价转让制度实施以来单次转让比例最高的一单,银河证券等14家机构获配。
缓解减持冲击
17家公司22批股东完成询价转让
随着科创板开市三周年即将到来,板块将迎来新一轮解禁高峰。如何尽可能减少集中解禁减持对公司股价的冲击?如何引导股东依法合规开展减持?这已成为上市公司与股东共同面临的迫切问题。
中微公司第一个“吃螃蟹”
创下询价转让最高成交额记录
两年前,询价转让制度一经发布,中微公司即带头“第一个吃螃蟹”,完成首单询价转让,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主体对创新制度的认可和支持。9名老股东合计持有该公司21.52%股份,通过询价方式“抱团”转让公司1.66%股份,UBS、广发基金、博时基金、万家基金等“组团”集中受让,实现上市前股东多对多平滑“交棒”机构投资者。最终成交额高达17.65亿元,保持迄今为止最高成交额的记录。
这次交易中,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对促成询价转让顺利实施、多股东有序退出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大股东之一上海兴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悦橙投资、创橙投资、亮橙投资和橙色海岸合计持有公司10.28%股权,通过此次询价转让减持0.8%的股份。其时任董事长陈晓飞提出,“减持是为了背后LP投资人回 的需要”,接盘的投资者继续以中长期投资的姿态推动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将最大程度减少对二级市场股价的冲击。
在中微公司的示范效应下,多家行业龙头也纷纷“试水”询价转让,西部超导、金山办公等5家公司的股东已先后完成了2次交易。
新风光国资股东一月内完成两单
询价转让制度优势显现
新风光国资股东山东高新投作为鲁信创投的投资主体,在一个月内连续启动两次询价转让并顺利成交,分别转让1%、1.5%的股份。两次定价为21.39元/股、23.30元/股,较定价当日市价的折扣为92折和84折。两次询价过程中,UBS、国泰君安、诺德基金、铸锋资管等机构分别从11选2、6选4的激烈竞争中获胜,顺利“接棒”新风光2.5%的股份。
之所以在短期内完成两单询价,与鲁信创投认可询价转让方式公开透明和有效保障投资收益有关。鲁信创投按照“融资、投资、管理、退出”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股权退出的增值赚取投资收益。2021年1月至12月,鲁信创投及控股子公司项目退出回笼资金3.20亿元,其中二级市场减持回笼资金3.12亿元,一级市场退出回笼资金0.08亿元。
鲁信创投在2021年年 中曾表示,公司正加强上市项目研究与行业交流,创新减持方式,提高减持退出收益水平。此次减持新风光股份,连续两次采用询价转让,也表明鲁信创投对该制度的肯定。
鲁信创投相关负责人表示,询价转让的减持方式,其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交易机制公开透明,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定价功能。二是对市场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维护股价稳定。三是有助于一二级市场股东的平稳交接,丰富投资者结构。
中望软件单次转让比例最高
员工持股平台参与询价转让
业内人士表示,中望软件询价转让定价168.01元/股,较底价有所上浮,达到市价的95折,彰显了买卖双方对公司价值的信心。同时,多方分别博弈不可避免地会推高沟通成本,上市公司、受托券商有能力也有动力确保交易过程的有序性、合规性,无疑是这场博弈中的最佳协调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询价出让方包含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前期,梦泽投资、森希投资、硕裕投资3个员工持股平台承诺自愿延长减持期限、降低减持上限,第一年减持比例由60%降低为30%,减持期限由2年延长为4年,彰显公司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内在价值的认可。出于稳定公司股价、减少市场冲击的考虑,包括前述平台的共计4个员工持股平台并未选择竞价、大宗从二级市场退出,而是通过询价转让减持公司3.43%的股份。6月11日定价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在后续两个交易日(6月13日和6月14日)分别上涨1.25%、9.28%。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