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给学生上课时,在一个题目上卡壳了,想了几分钟还是找不到思路和方法,就有学生说:“老师,我们可以借助于科技的力量”。我听完这句话一脸的尴尬,这不是显得老师无能吗?学生们所说的“科技的力量”就是一款搜索软件。
我不禁思考,针对 上不计其数的搜题软件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那些软件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手机上有很多搜题软件,当完成作业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搜索来完成作业。
这些搜题软件到底好不好?这对学生有帮助吗?搜题软件是工具,到底有没有帮助,要看学生是怎么使用这些软件的,用的合理的话,对学生当然是可以起到一种帮助和促进的作用,但如果用得不好,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对高年级学生的作业,绝大多数家长无能为力,只能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在家庭作业中遇到不能完成的题目时,通过搜题软件找出分析思路和解答过程,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也确实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方便。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方便,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一旦产生了依赖性就不愿独立思考,这对学习是没有多大帮助和促进的。许多同学使用搜题软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在看答案的时候只把解题过程抄下来,甚至有些人只是抄答案,对思路和过程丝毫不加理睬,这样做,学生就不会有任何收获。
完成作业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如果看到一个题目就去抄答案,压根就没有思考,那么完成作业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还要引起思维的懒惰,造成学习的假象,平时做功课做得还可以,但一到考试就萎靡不振,原形毕露了,这给老师调整教法带来了困难。
当然了,作业辅导软件也并非没有优点,在平时的备课中我还会到这些软件上搜题,看题的解析过程,找出解题思路和突破口。学生在学习时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遇到这些困难就去找老师或同学帮忙解决,也不现实,毕竟有问题了老师和同学不可能就在你身边,那么此时搜索软件就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所以,使用搜题软件的前提是,这个题目自己已经想过了,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都是连题目都没看完甚至根本没看就抄上了答案,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可取。搜题前一定要先自己思考,遇上难题或没思路的时候,可以通过搜题看分析的过程来寻找思路,看答案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是帮助自己找到突破口,解决疑点,而不是抄答案,这点一定要注意。
若不经过独立思考就去看答案,或许作业很快就完成了,但是题意还没弄清楚,疑惑还没解决,方法还没掌握,这样做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要是不经过独立思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不明白答案的含义,甚至不会阅读,即使完成作业,也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
本人建议能不用学习软件搜索就尽量不要用,频繁使用会导致依赖性,让自己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即使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不愿意去思考,这样下去是非常可怕的。平常还是可以搜题的,但是考试时怎么办?如果没有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学习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考试成绩就一定不理想。
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堂上大多数的练习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的,而课后的实践则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使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果这些练习都借助答案来完成,那么就失去了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也就无法达到实践的目的。
当然,现在搜题软件完全弃之不用也显然不太现实,毕竟“科技的力量”还很大,使用得当话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学习上的问题。在使用搜题软件的过程中,个人建议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任何题目都要首先自己去分析思考,整理好思路,遇到问题或困惑时,要先把这些问题和疑点记下来,在看答案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再强调一下,看答案解析式有助于解决问题和疑点,而不是抄答案。
第二,在查题时,比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和过程,特别是思路,要看答案是怎样运用各种条件,怎样一步步去解决问题,该求解的问题和疑惑点在答案中是怎样得到解决的,要用到哪些知识点,方法和思路,这些问题怎么去思考的,把题目搞明白了才算是理解和学习提高了。
第三,在对照答案解析完题目后,必须去总结和思考问题,特别是理科的学习,比较注重思路和方法,必须去总结、思考和整理问题,必须去学会举一反三,会灵活变通,通过做一道题,学会一类题的思路和方法,最起码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还能想到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看分析解答过程,不去抄写过程和答案,在了解和掌握了思路和过程后,自己再去解决问题,整理出思路和过程。许多看似已解决的问题不能把握是否正确时,再去思考和对照答案,进一步思考和解决问题,直到自己能够完全掌握题目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才真正起到了学习软件帮助学习的作用。只要条件允许,还可以把题目的思路和过程讲出来,如果能够自己组织思路和语言把题目的解答过程讲出来,就算是真正掌握了。
许多人会说,这道题用得着这么费事吗?当然用得着,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都在听老师讲课,都在对照答案解析来解答问题,但是回头想一想,我们到底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多少呢?为什麽在当时似乎已掌握的题目过后再遇见还是不会呢?正是因为不能完全掌握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能抓住细节,始终领会不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觉得有些难度的题目一定要认真思考,把它做得透彻,只有这样学习成绩才能不断地进步和突破。
(文章中的图片均来自于 络,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智鹏论礼立志传播教育正能量,探讨教育新方法,推介农村基础教育新资讯。欲了解农村基层教育真实现状请关注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