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一下:当下热闹的 区、 群及 群电商具体是什么?

一、 区 群的过去与现在

彼时,乔布斯的苹果一代还没有横空出世,智能手机还没有发布,互联 还处在个人电脑上 为主的PC时代。很多人第一次接触 络,还是在某个 吧,上 第一件事是登陆QQ。

一直持续到今天, 络 区上关于鬼吹灯和盗墓的话题,依然络绎不绝。

这一年的3月,在当时火热的 络 区上,还有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一出来就在 区上发了个帖子扬言:用一周时间黑掉这个用户量庞大的当红 红 区,果不其然, 区管理员设下重重防火墙也未能阻止这个少年的黑客侵犯,这还不算,这个后来自称朽木的少年,竟然在当年8月,又凭一己之力,黑进了当时用户量如日中天增长的腾讯服务器后台,并盗取了今天腾讯创始人小马哥的5位数QQ 。

至此,这个ID名叫菜霸的少年,开始在 络 区的江湖上流传。

当时的 络论坛 区,一时间成为各路 络八卦红人最旺盛的生长土壤和聚集地。

这些在今天看来已经淡出历史甚至许多95后朋友都没有听说过的 红事件,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 络 区,叫 天涯 区。

这个叫天涯,它诞生于1999年。

1999年,阿里巴巴刚刚创立,QQ刚刚出来没多久,国内的互联 还在萌芽。

此时,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典故的天涯 区诞生。几年后,这种以论坛发帖为主的各种 络 区开始流行。除了走在最前面的天涯,与天涯 区齐名的还有猫扑 区、 易 区、西祠胡同、后来的百度贴吧……

这种可以由用户来自主发布公告和帖子,吸引一大堆粉丝和用户在下面来自由围观和讨论的形式,一时间吸引了大量的人群活跃和聚集,这就是早期的 络 区,也被称为论坛和BBS 区。

这是属于台式电脑和个人电脑的PC时代的 区,BBS 区, 络 区。

而 区的概念,在还没有 络之前,人们对他的印象,好像都还是局限在线下的城市 区为主的。在 络和论坛开始流行后, 区范围开始转移到 络和线上。也是2006年前后,很多的明星和 民已结开始把每天的想法,以类似日记的形式放在一种叫博客的 站 区上,一种以 络日志形式为主的部落 区已经热起来。

此时,以新浪博客和 易为首的 络 区,一时间聚集起大量的明星和 红文章。

博客女王徐静蕾每一次的博客更新,都有无数的粉丝争先恐后的抢沙发。从此,以论坛为主的 络 区开始逐渐转移到博客上。

一直到07年,第一代苹果手机在乔布斯主导的苹果发布会上横空出世,这标志着移动互联 的浪潮开始萌芽和翻涌起来。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手机上, 络 区的主阵地也开始转移。

人们不再满足于电脑上登账 发博客,看贴吧,一种可以在触屏手机上一次性直接发140个字的微型博客开始流行起来。国内先后诞生了校内,饭否 ,直到09年新浪微博正式开始邀请大量明星入驻微博。一时间,微博成为主要的 络 区,并冠上了新兴 交 络的称 。

大概也是06年前后,除了新浪微博,相继有大量的垂直 络 区开始诞生,他们大部分专注在一个领域。所有的评论和内容,都是由用户来生产和提供,他们要么主打电影书籍分享,要么主打体育或者财经和购物分享和聚集。如豆瓣,小红书,虎扑 区,宝宝树,雪球财经。

他还专门注册了一个巴九灵的头像,意味着自己的很多粉丝是八零九零后,并在2016年6月,他还把千岛湖上的杨梅做成杨梅酒,放在“吴晓波频道”销售,取名“吴酒”,单价199元的5000瓶吴酒在33小时之内售罄。

而 群,它比 区的范围似乎更小,连接更紧密和彼此更认同。

此时, 络上关于 群的品牌越来越多,如为创业者服务的创业黑马营,正和岛。互联 上的 群品牌越来越多。

时间一转眼跳到了2018年, 区的形式依旧在不断的更替,许多昨天的当红 络 区已经消失,而新兴的 络 区还在活跃。这一年,有大量的创业公司火速上市来获得融资。

同样,2018年被很多媒体称为资本寒冬,但依然有许多 区为主的公司获得了融资。如虎扑 区宣布获得6.18亿元新一轮融资,小红书完成阿里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宝宝树宣布引入阿里投资,雪球宣布获得蚂蚁金服领投的1.2亿美元D轮融资;知乎宣布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

从1999年到2018,时间飞逝,这是属于 区和 群飞快的过去和现在。

写到这,很多朋友会想起,印象中最开始的 区,其实是地理位置上的小区,为什么有了 络后, 络也被称为 区了? 区不是线下的城市小区为主吗?

那么,今天的 区和 群还有 交,又出现了什么新鲜现象呢?

二、当电商与 区和 群结合,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来看一幕:2018年湖南长沙某小区门旁的便利店门口。

这天,阿树像往常一样,去便利店取快递,拿到包裹后转身往冰柜里拿了一瓶可乐。准备掏出手机结账扫二维码结账的时候,老板王阿姨指了指桌子旁边张贴的另一张微信二维码,说道:

“小明,这是我们最近建的咱们小区的美食团购微信群,现在扫码进群,以后每天可以在群里和邻居们一起买到来自海南和新疆的各种产地水果,牛肉,还有当季9.9元促销的福建蜜柚喔。而且,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呢,没有隔夜菜。”

阿树抱着好奇的眼神看着王阿姨,问道:“阿姨,咋回事?店里不是一直卖烟酒饮料这些吗?要转型?怎么开始卖蔬菜和水果牛肉啦?”

王阿姨眯着眼笑着:

“没有,没有,不是转型啦,是增加业务啦,现在不是流行 区 群电商吗?前几天有两个小伙子,来到店里和我解释了半天,我也才知道,他们是本地一家专门做 区团购的公司,说是最近刚刚拿到融资,准备在这边很多本地 区里开展产地生鲜水果团购啦。

你直接在微信群里买这些新鲜的水果就好了,由他们来提供统一的商品和配送,今天买,明天到,你明天只要到这里来自提就可以啦,现在进群还可以拿2个新鲜的土鸡蛋回家喔。”

阿树听这么一说,心里嘀咕着:“ 区 群, 区团购? 区电商?都是什么鬼啊?”

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按照王阿姨的指导,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扫了二维码,顺便拿了王阿姨送的鸡蛋往家里走了……

这一幕,发生在今天很多二线城市的小区里,这就是今天 区团购的典型场景。

这里的 区,实际上就是地理位置上的城市小区,居民区。

行文至此,很多有强烈好奇心的朋友开始疑问: 区和 群的定义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区不是线下的城市小区为主吗?

三、 区 群 交到底该怎么定义,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我们先来看下百科上对 区的定义:

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会学家给 区其实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尽管 会学家对 区的定义有很多差别,但普遍认为一个 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 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 会生活共同体”。

这是百科上,对 区的定义。怎么样,这样的 区定义有没有听起来感觉范围太广,还是很模糊啊。

严格来说,在没有 络之前, 区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地理位置上的小区为主,如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聚集的小区广场,这其实就是传统的 区。

在今天, 区不仅仅局限在线下地理位置上的城市 区,范围已经扩展到只需要有共同文化或者喜好的人群持续聚集的地方,就可以称为 区。

这个范围可以是 络上,也可以是线下。

综合下,今天的 区强调的是三个因素:人群、共同文化持、续的聚集地。

区有三个基础特点:

  1. 有互动和人气;
  2. 成员的行为是自由和持续性的;
  3.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文化或喜好。

比如:几年前的天涯论坛上,每天都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 友在这里观看和围观最新的 红和明星帖子。那么,这样的论坛,就可以称为 区。但如果有一天,论坛突然很久不更新帖子了,人们想起来的时候才回去看上一眼。由此看,这样的论坛,就不能被称为 区了。因为,它没有了持续性,而且没有人气。

一句话说: 区是一群有共同文化或者喜好的人群自由持续聚集形成的一个聚集地。

落脚点是聚集地,这样的聚集地则可以被称为 区。

那么, 群又是什么,到底什么是 群?

今天,似乎很多做零售的,做电商的,做自媒体的,甚至卖水果的,好像都在谈论 群, 群电商,这 群到底是什么?

好像很多人谈到 群的时候都会提到微信群。难道, 群就是微信群吗?估计这是一开始很多人对 群的理解,是这样吗?

比如: 徐峥演过很多热门电影,他是国内的知名演员和导演,他的微信和朋友圈里有很多的明星。有一天他想拍一部港囧,于是,他可以把很多相互陌生的明星快速拉到一个微信群里,组建一个微信群。然后告诉他们,

“现在人齐了,你们开始演吧。”

很显然,这样的微信群还远不能称之为 群,因为如果只是聚在一起,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主题,没有凝聚力,相当于把各路明星简单拉到一个微信群里,这样的群只会造成持续的陌生和尴尬。这只能算是一个简单的微信群而非 群。

那么, 群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距今100万年的原始时代,人们聚集在一堆堆的篝火旁边,一起狩猎或者抵抗侵入,形成了部落和村落。这些原始的村落,其实是最开始的 群。

今天,跳广场的大爷大妈们,有广场舞群。

甚至百度贴吧上的周杰伦贴吧,都有 群的称谓和存在,豆瓣上还有同城粉丝电影 群。

听起来, 群的范围太广。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很少有人把天涯 区称呼天涯 群,还有微博上有很多明星,但很少有人称呼微博为微博 群,还有更早的猫扑 区,也很少有人称呼为猫扑 群。

群的称谓,基本是在移动互联 之后,开始流行起来的概念。

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之后,人们发现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随时发微博,和最喜爱的明星直接互动。这时候, 群更强调即时性互动和关系的连接,比如:微信群和微博,相比论坛发帖,可以更即时高效的发言互动,而 群的载体也可以变得更灵活,可以是主流的微信群、QQ群。

以前的 区基本都以陌生人发帖和陌生人围观为主,相比 区, 群更强调关系的进一步连接和互动,关系和凝聚力上更亲近。所以, 群相比 区,本质上是一种有更亲近关系和共识关系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群体。

但是,只要是连接和聚集在一起,就是 群吗?

比如:早晨8点高峰期城市地铁车厢里,挤在一起的人群;又比如:午饭时候挤在奶茶店前排队的人群,这些其实也是人群的聚集,这样的也算是 群吗?

显然不是。

所以,微信群和QQ群,只是 群的一种工具承载体和表现形式而已。

关于 群,百科上是这么说的:

群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 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 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

这样听起来,好像明白了,好像还是有太多不明白。

似乎目前为止,大家都在议论 群,然而很少有人清晰的用一句话定义出来: 群到底是指什么?

综上,用一句话来说: 群是一群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基于共同的主题或者目标,形成的一个精神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因此,宗教比如基督教,本质上也可以称为一个 群,而且基督教在全世界有超过20亿成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群。

所以 群的范围很小,也很大。 小是因为它强调的成员之间的精神和价值观范围高度凝聚和统一,大是因为认可这个价值观的人群,可能人数范围众多。

无论是 区还是 群,都是建立在一群人聚集的基础上,群成员可以自主的发声和互动,都会产生大量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成员生产的。

由此看来, 区和 群有很多交集,他们都是人群关系的连接和聚集。

不同的是, 区更强调基于喜好的聚集地,而 群更强调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人群。同时, 区与 群成员连接的强弱,信任感的强弱,目标感的强弱,是有显著区别的。并且,传统意义的 区,更多是指线下的小区,属于线下物理空间的范围。

一句话比喻: 区是一群人自由而持续的聚集在一起看别人干点事,而 群是一群有共同价值观的人群有目标的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

以周杰伦的论坛和贴吧为例,大家都喜欢周杰伦,于是长期混迹在他的论坛和贴吧里,围观并讨论周杰伦动态,但是粉丝之间其实很多都不认识,甚至匿名讨论和围观,这是 区。

群:吴晓波33个小时就卖了5000瓶吴酒,本质是,是背后有一群强连接的 群粉丝和书友会,这批书友会 群遍布全国30个城市,有明确的加入规则和管理制度,虽然彼此也不认识,但都高度熟悉和认同吴晓波价值观,基本上可以归入朋友的朋友,这就是 群了。

那 交和 交媒体又是怎么回事呢?

交很简单,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都可以看作是 交。

那 交媒体呢?

因此, 交媒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 交媒体应该是大批 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内容资讯,然后传播的过程。

现阶段主要包括微博、微信、还有过去的博客,乃至国外的faceboook等等。

而 交软件与 交媒体的区别,主要是一个偏向沟通工具,一个偏向内容和信息的传播。

提到 交,就不得不提到微信,进入微信的启动界面,一个小人物站在浩瀚的地球前面,这张经典的照片几乎成为10亿人每天会点开一次的界面。

因为这个影响10亿人的界面,无数的人想成为下一个张小龙和微信。

于是,在 交软件的这些年江湖里,不断有勇敢的后来者登上 交大舞台来挑战微信,但这几年几乎都是昙花一现,比如18年8月的子弹短信,开始出来的时候被很多人惊呼可能是下一款可以替代微信的app,然而,两个月之后,子弹短信已经鲜有人讨论。

到2018年,微信,已经在国内成为 交和 交媒体的代名词。

那所谓的 区 群, 区电商和 群电商到底是什么呢?

仔细回想下,在上面这个便利店场景里,除了涉及到小区,还有微信群,当然,还有微信群里直接买水果,本质上就是买东西嘛。只是,这里的电商,结合了微信群和线下小区,还有群成员之间的 交,也即 区团购,本质上是结合了 区 群 交 的一种购物渠道,所以被叫做 区电商和 群电商了。

来一张图展示下: 区、 交、 群。

四、为什么 区 群都开始勾搭上了电商,当电商遇到 区 群会如何?

2000件桔子,10分钟被抢光;1000件海南芒果3分钟售完……

大概从2017年开始,很多农特基地的水果爆品开始在城市 区居民中热销,只是,这批水果走的热销渠道,不再是传统的大超市,也不是传统电商平台,而是分布在很多城市小区里的小区微信群里,通过一个个 区合伙人在线上搭建微信群来快速团购和分销。

除了前面提到的便利店做 区 群团购,过去几年亏损严重的生鲜电商平台,也开始走 区 群来卖生鲜,甚至很多实体水果店也开始建 区微信群来卖水果。

当 区 群遇上了电商,除了传统零售实体店建立 区 群搭上电商,还有目前的 络 区,也开始做起了电商。

比如:聚集了大量的城市女性用户,甚至还有明星在上面分享海淘经验和各种购物心得的内容 区平台——小红书,在这几年,通过大量真实的用户分享互动,形成了一个超过5000万用户的高活跃度生活 区平台。然而,这样一个以内容分享为主的 络 区,这两年也开始涉足电商,建立了小红书商城,并对接了很多的品牌和物流来完善后端供应链,做起了电商。

除了小红书,还有很多内容 区,这几年纷纷开始涉足电商领域,要么卖生活用品实物,要么卖培训和课程产品。

以知识分享和问答为主的知乎,上线了值乎和各种课程产品。

以体育内容聚集和分享为主的虎扑,早在16年就上线了虎扑识货,主打高性价比的运动鞋类,卖起了与体育相关的运动鞋。

就连以内容阅读和分发崛起的今日头条,都开始踏足电商,创始人张一鸣试图把内容 区里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为此在18年10月正式上线了电商平台–值点。

还有阿里巴巴的淘宝,这两年主界面各种改版,以内容 区为主打的微淘,被放在主界面最显眼的地方。而且,还上线了购物之前的问答 区-问大家,主动引导用户互动和 交。

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 络内容平台,都是通过多年持续的内容 区运营,沉淀了大量用户后,开始涉及电商,通过电商来完成变现。相比传统的直接接广告变现,做电商离交易更近,一旦走通,想象空间更大。

看起来,电商与 区 群结合,似乎是当下新零售和新消费的趋势啊。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 络 区都开始搭上电商这台车呢?同时,为什么已有的电商平台会尽可能去往 区 群上去结合?

原因可能包括:

(1) 区和 群,背后都是用户,是流量的集中地

区 群本质上都是人群的聚集,而人群聚集的地方,往往就是流量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地方。而电商产业的整个环节里,很多时候最缺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才会有进一步的活跃和交易。

近年来流量越来越贵,互联 公司购买新用户的成本居高不下,而 区 群,天然就是流量的聚集地,这是 区电商能够发展起来原因。但是,如果 区电商卖的产品调性与 区用户的调性不符合,则用户流失也会很快。这就像在虎扑 区这样以体育爱好者聚集的 区,如果强行去卖化妆品,可以想象用户会很快流失。

(2) 区和 群,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内容和互动,而内容和互动,天然对用户有更好的粘性和吸引力

无论是小红书,微博,知乎,还是朋友圈,今日头条,抖音,甚至淘宝。本质上,每个有影响力的app背后,都是人群的聚集,都可以看成一个 区,最终抢占的:都是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举个例子:支付宝是个工具产品,大家想起他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支付工具,但是作为单纯的工具,最大的缺陷往往是用户用完即走,没有粘性。而且工具往往还带有低频的属性,用户不会长时间把注意力停留在一个工具上面。

这也是为什么支付宝每次都想竭力做 交的原因,阿里今年投资了小红书这样的内容 区,应该也有这个考虑。

(3) 区 群,尤其是 群,天然对用户有更强的连接

区强调的是话题和内容,而 群强调的是价值观, 群成员往往因为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聚集起来,天然就具有更强的连接属性。

因此, 群+电商的 群电商,本质上用户的信任感和粘性会更强。如果再结合线下的 区,离用户会更近,更具有真实的信任感。这也是为什么 区团购这种结合了。

交+ 区+ 群的电商业态,在这两年能迅速发展的原因。

(4) 区电商和 群电商,符合消费分级和消费升级的趋势。

时间跳到2018年,今天,居民消费早已经不是30年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物质极度短缺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物质极其丰富,信息过载,消费者的选择非常多样化,也时常选择困难症化,消费者除了追求更好,也追求更能表达自我意识 的个性化品牌。

消费升级和消费分级是明显的趋势,而且是同时存在的趋势。

而 区 群,本质上是不同人群不同类别的聚集,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区 群电商,本质上就是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作不同的品牌和个性化服务,这正是消费分级的背景下,必然的趋势。

同样的一部手机,一瓶老干妈和一个爱奇艺 站的会员,一瓶排队的喜茶与一瓶康师傅红茶,相信60后与80后,80后与95后,在去哪儿买与值不值得买的路上,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和答案。电商本质上就是消费,而消费其实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天物质丰富,选择困难的大背景下,这是今天新兴的品牌和渠道,都在主动建立粉丝 群的原因。

(5) 区 群迎合了新消费和年轻用户崛起

以小红书和抖音为首的内容 区,包括QQ看点这样的内容 交 区,都在通过 区 群的构建,抢占越来越多追求个性化的年轻用户,抢占95后和00后年轻用户。

五、 区 群电商代表的趋势和未来?

无论是 区电商还是 群电商,都是做属于一群人的专属的个性化服务。

当 区 群和电商开始走到一起: 无论是 区团购公司或实体店通过 区 群卖水果,还是吴晓波频道卖吴酒,又或者小红书卖化妆品,虎扑 区卖体育用品。

本质上,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给一群有共同文化属性和需求的人提供专属这群人的专属个性化服务。

区 群电商为什么在以前很少出现甚至被人提及?

表面上,它们是在物质和信息极度丰盛的背景下产生的,更深一层是, 区 群电商这种业态:离用户更近,拥有更强的连接和信任关系。

区 群电商,本质上代表的趋势,则是个体意识和个体价值观意识的觉醒,消费者主导的精神意识和精神消费的觉醒。

当微信群和微博甚至抖音上的个人用户,已经接过了信息和 红内容快速发酵并快速传播的接力棒,当有人说买一个坚果,可以是三只松鼠的一包坚果,也可以是一部叫坚果的手机,甚至是一个投影仪里的品牌叫坚果的时候。

当买一个苹果,可以是楼下便利店的2斤烟台苹果,也可以是微信群里面直接购买的2斤阿克苏苹果,也可以是京东上的一部苹果手机,甚至可以是拼多多上的2斤产地苹果的时候。

当新兴的渠道和品牌选择越来越多和丰富时候,一切都说明:个体意识和价值观意识正在苏醒和崛起,围绕个体意识和价值观意识的精神消费正在崛起,新消费和新人群正在崛起。

读到这里,亲爱的朋友,你对 区, 群,还有 区 群电商,有什么新鲜的认识和想法了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