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潜蝇发育周期短,发生世代多且重叠。斑潜蝇成、幼虫均可危害蔬菜,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卵散产在叶背叶缘组织内,尤以叶尖处为多。幼虫生活方式隐蔽,常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一般叶片危害率10%~80%,受害重的叶片脱落,可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致使蔬菜减产、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
5月4日来自山东潍坊市的农管家用户孙逍遥发来图片向农管家的专家咨询:“辣椒这是得了什么病害?”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辣椒叶片布满白点
农管家app专家解答:
吕兰华(山东省聊城市——擅长作物辣椒、萝卜、白菜等)
辣椒叶片上的白点,是斑潜蝇产卵斑,可选用阿维菌素+杀虫单、灭蝇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灭幼脲等组合喷施防治。
邢瑞芳(山东省青岛市)
斑潜蝇危害,选用阿维菌素加灭蝇胺喷雾防治。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擅长植保技术)
斑潜蝇危害。
建议用1.8%阿维菌素40-80毫升/亩喷雾
11%阿维·灭蝇胺45-70毫升/亩喷雾
1.8%阿维·啶虫眯30-60毫升/亩喷雾
2.4%阿维·高氯42-84克/亩喷雾
10%溴氰虫酰胺14-24毫升/亩喷雾
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防治
卢芃源(河南省郑州市——擅长植保技术)
斑潜蝇危害。可用阿维杀虫单、阿维灭蝇胺、阿维灭幼脲。交替使用。
刘涛(山东聊城市——擅长作物辣椒、大蒜、番茄等)
斑潜蝇危害,用阿维高氯+有机硅配合防治。
农管家知识小课堂
习性症状
一、生活习性
辣椒叶片布满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
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天孵化,幼虫期4~7天。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天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美洲斑潜蝇等在我国南部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世代短,繁殖能力强。
二、为害特点
(一)成虫。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及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
(二)幼虫。幼虫在叶片组织内取食,形成弯曲状蛇形蛀道。幼虫老熟后从蛀道顶端咬破钻出,在叶片上或滚落在土壤中化蛹。幼虫为害蔬菜,以幼虫为害为主。雌成虫刺伤叶片取食和产卵,幼虫在蔬菜叶片内取食叶肉,使叶片布满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受害后叶片逐渐萎蔫,上下表皮分离、枯落,最后全株死亡。
鉴定美洲斑潜蝇:幼虫蛀食叶肉形成潜道,潜道不规则蛇形盘绕,不超过主脉;黑色虫粪交替排列在潜道的两侧。
发病规律
一年可发生10-12代,具有暴发性。以蛹在寄主植物下部的表土中越冬。一年中有2个高峰,分别为6月-7月和9月-10月。美洲斑潜蝇适应性强,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世代短,成虫具有趋光、趋绿、趋黄、趋蜜等特点。每年4月份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露地可出现美洲斑潜蝇被害状。
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天孵化,幼虫期4~7天。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天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美洲斑潜蝇等在我国南部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世代短,繁殖能力强。
形态特征
一、美洲斑潜蝇,双翅目,潜蝇科。
二、形态特征:成虫小,体长1.3-2.3毫米,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卵米色,半透明,大小0.2-0.3×0.1-0.5μm。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毫米。后气门突呈圆锥状突起,顶端三分叉,各具1开口。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大小1.7-2.3×0.5-0.75μm。
防治方法
一、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虫区,严禁从有虫地区调用菜苗。
二、发现受害叶片随时摘除,集中沤肥或掩埋。
三、土壤翻耕:充分利用土壤翻耕及春季菜地地膜覆盖技术,减少和消灭越冬和其他时期落入土中的蛹。
四、清洁田园:作物收获完毕,田间植株残体和杂草及时彻底清除。
五、作物生长期尽可能摘除下部虫道较多且功能丧失的老叶片。
六、利用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趋黄性,可采用在田间插黄板涂机油或贴粘蝇纸进行诱杀。
参考防治药剂
60% 灭蝇胺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20-25克/亩 喷雾
1.8% 阿维菌素 水乳剂(低毒) 使用40-80毫升/亩 喷雾
16% 高氯·杀虫单 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750-1125 喷雾
20% 阿维·杀虫单 微乳剂(低毒) 使用30-60毫升/亩 喷雾
10% 灭蝇胺 悬浮剂(低毒) 使用100-150克/亩 喷雾
11% 阿维·灭蝇胺 悬浮剂(低毒) 使用45-70毫升/亩 喷雾
1.8% 阿维·啶虫脒 微乳剂(低毒) 使用30-60毫升/亩 喷雾
40% 阿维·敌敌畏 乳油(中等毒) 使用900-1200 喷雾
2.4% 阿维·高氯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2-84克/亩 喷雾
10% 溴氰虫酰胺 可分散油悬浮剂(微毒) 使用14-24毫升/亩 喷雾
最后告诉大家,如何让种植管理更轻松?小秘诀:下载农管家APP(请认准瓢虫标志),在“农技”一栏会每天更新当下最新农事管理,帮你找准方向,学会科学管理。另外在“问答”一栏,有多位专家在线帮你排忧解难,轻松管理不再是空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