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时代 谁来保护我的脸

从上班打卡的考勤门禁,到回家开门的智能门锁,再到售卖日用品的便利店……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正用上人脸识别技术。

市场乱象

上班考勤、逛商场统统“被刷脸”

“最近公司换了新的门禁系统,上班考勤从刷指纹变成了刷脸。”在望京上班的白女士表示,公司的这套门禁系统拥有无感人脸防假功能,用照片或者视频来验证人脸都没用,“明显感觉科技正在渗入生活方方面面。”

潜在问题

低价人脸识别芯片公开售卖

最新变化

人脸信息收集越来越隐蔽

专家呼吁

要守住个人信息安全最后防线

专家们对人脸识别滥用导致的安全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今年2月,提供人脸检测和人群分析服务的深圳深 视界因人脸识别数据库缺乏密码保护,导致大规模的数据泄露。据称,该数据库包含了超过256万用户的记录,包括身份证 码、地址、出生日期、照片、工作单位、能识别用户身份的位置信息等高度敏感的隐私信息。

石追表示,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技术试错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建议行业要有自律,不能为突出产品的“智能化”,而过度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一定要对生物特征信息的运用场景加以区分,在可使用密码、刷卡等方式替代的场景,应有所节制。办法总比问题多,整个行业亟待法律划出准入红线。”他表示。

他山之石

美国旧金山推出人脸识别禁令

事实上,全球已经有不少国家行动起来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保护个人的通用隐私数据。

今年5月,美国旧金山成为全球首个推出人脸识别禁令的城市,禁止该市所有单位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欧洲也已开始考虑对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立法,限制公司和公共机构“不加区分地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今年8月,瑞典数据监管机构则对当地一所高中开出第一张基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罚单,金额为2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4.8万元),理由是该校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学生的出勤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1月20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