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称所谓的智能还款实则是反复套现还款,一旦“套现”被银行确认,可能将面临授信额度降低等恶果,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法律。就在上周,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也就智能还款APP发出了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使用“智能还款APP”不仅违法,还会陷入其他贷款陷阱。
调查
注册一个月APP就换了名字
信用卡被逾期
天涯 友小张(化名)去年因为投资失败,欠了不少钱,一到信用卡还款日心里就发怵,正在头疼不已的时候,朋友圈里有好友推荐了一款名为“叮咚智还”的信用卡智能还款APP。在以普通注册者的身份尝试后,小张又花331元充值成该平台的VIP,升级VIP后还款手续费降为1%,比普通会员优惠0.2个百分点。第一个月,小张顺利还清了信用卡账单,然而好景不长,仅一个月后就出现了“意外”,在没有告知用户的情况下,该APP不仅换了名称就连LOGO也换了,刷卡和还款都出现了问题,导致信用卡逾期。
同是天涯 友的小黄(化名)今年1月也在“叮咚智还”充值了331元的VIP会员,然而在进行一系列交易后差点被银行拉入风控观察名单,并被降了单笔刷卡额度。他在平台的微信群提出质疑后,还被迅速踢出了群。
智能还款平台鱼龙混杂
还涉嫌套现传销
与此相类似,上述天涯 友小张表示,“叮咚智还”自打换了名称和LOGO之后,“一直就能看到钱刷出去好几天没还进来,微信群都是用户,基本就是以推荐人的方式在进行传销”。
潜在风险
推迟还款不代表不用还款 征信记录或受影响
据《你所不知道的信用卡智能还款》一文介绍,市面上的智能还款平台,利用账单日和还款日之间的时间差,达到所谓的完美处理,当平台在受理持卡人要求后,会通过POS机进行信用卡消费,把卡内预留的5%-10%额度资金套出,再把套出资金返还给用户,用来偿还当期信用卡账单,如此往复,相当于将账单循环延后。目前,该文的阅读量已突破10万 。
以一张1万元授信额度的信用卡为例,当持卡人消费了9000元,留下1000元额度后,在账单日和还款日之间,所谓的智能还款APP会帮用户计算操作的笔数,通过可用余额1000元,系统先刷两次500元来还款。一轮操作之后,用户的上月账单还剩8000元,本月账单增至1000元,可用额度又还原到1000元。如此循环数次,便可全部“还”完9000元信用卡账单,可用额度又还原至1万元。
“通常我们还信用卡不会达到二十次之多。”这种频繁且有规律的套现操作很容易被银行风控系统“盯上”,一旦被判定为套现,银行可能会采取禁止调额、禁止分期甚至降额等方式来进行管控。而且延迟还款不代表不需要还款,一旦客户进行更多信用卡透支消费,容易造成债务负担过重而无力偿还逾期,导致征信记录受影响。
此外,这种智能还款平台通常需要客户完成身份认证,绑定卡 ,cvv2码,信用卡有效期等个人信息,而这些平台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面也是存在隐患的,一旦信息泄露,信用卡很容易被盗刷。还有,这种APP现在大多是灰色产业链,在正规应用商场是下载不了的,所以下载这类APP时也有一定风险,比如说软件后台可能被植入一些木马等等。
国家互金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风险公告
事实上,信用卡代还已经引起监管注意,去年,国家互联 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互联 金融新业态风险巡查公告中就提及,国家互联 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现“信用卡代还”和互联 金融相结合的业务模式,称此类业务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用户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问题,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根据当时国家互联 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统计,代还信用卡平台主要以 站和APP两种形式存在,并存在部分平台同时运营 站和APP。技术平台监测到140余家代还平台,其中,相关 站平台70余家,在运营APP有80余款。
就在8月1日,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出2019年第4 消费警示,使用“智能还款APP”不仅违法,还会陷入其他贷款陷阱。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轻松还贷”的诱导,所有的透支最终一分不少都是要还的。
在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看来,智能还款类APP的出现与现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管理混乱有很大的关系,混乱的管理导致个人消费者使用移动POS机进行套现的行为越发普遍,更有某些公司推出套现贷APP产品,利用信用卡剩余额度及免息还款期进行循环套现,帮助客户达到延迟还款的目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