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布局南沙建科学城的深远影响,了解“可燃冰”后或许就明白了

南沙科学城可以说是广州放的一个“大招”。

为了让大家快速了解南沙科学城,我们不妨从“可燃冰”说起。因为它跟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南海海域有关,与南沙科学城有关。

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它是天然气和水在深海低温高压的环境下结晶形成的固体,看着像冰块一样,但是可以燃烧,所以叫可燃冰。

南沙科学城要建大实验室

研究可燃冰开采先进技术

南海海底有丰富的可燃冰,但是因为技术还不成熟,暂时还没法大规模开采,我们国家在2017年只进行了小规模试验性的开采,地点就是在大湾区,就在靠近珠海的海域。

2017年国家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的现场。

如果我们大湾区通过研发创新,找到一种新的开采技术,让南海的可燃冰变得可以大规模开采了,那对大湾区对我们中国而言,将会成为爆炸性的大利好。

就像页岩气的开采一样。页岩气也是一种天然气,只不过比常规天然气埋得更深、更难开采,过去也是因为技术不行开采不了。但最近十年,世界上开发了一种叫“裂压法”的新技术,页岩气就变成一种可以被人类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了。

最近广州南沙要建科学城,并且要在这个科学城市建一个大实验室,就是专门用来研究跟可燃冰开采有关的先进技术。

另据了解,中科院也要逐步向南沙科学城转移集聚,把整个中科院在广州的研究机构,如南海海洋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院所都搬过去,让大家聚在一起搞研发。

此前已有消息称,南海海洋研究所已决定整体搬迁。

南沙科学城和广州科学城

有什么不一样?

按照规划,南沙科学城将选址于珠江东、南沙湾、万顷沙、龙穴北,预计面积达40平方公里,超过位于黄埔区的广州科学城现有的面积(37.47平方公里)。

南沙科学城项目跟广州科学城不一样,广州科学城是当年广州市和黄埔区专门用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用的,主要是针对产业招商这块。

南沙科学城主要依托中科院,重点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点前沿科学领域。可以说,南沙科学城主要是搞科研活动。等科研活动做出来了,未来就能产业化了,然后再慢慢引入产业。

未来南沙完全有机会

成为大湾区的研发中心之一

国家之所以选择把科学城落户在南沙,不仅仅因为南沙是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它还有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

再加上香港科技大学南沙分校将落户在南沙,这些优势加起来,未来南沙完全有机会成为大湾区的研发中心之一。

南沙科学城还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就是现在国家对科研活动进行体制改革,把过去那些不准科研人员做的、绑住他们手脚的一些做法都去掉,全力支持他们把研发成果拿出来商业化。

如果南沙科学城能在这个方面形成一套成熟的做法,那绝对是立一大功。

海洋经济新时代

广州能否跟上新技术的脚步

或许就得看南沙的了

最近全国最红的是行政区,可以说是深圳南山了,像腾讯、华为等这些国内最好的科技公司都出自这里。

南山区现在是科技研发大牛,不过30多年前,它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其实也是跟南海的石油有关。

当时深圳比较近的南海东部发现了大油田。所以上世纪80年代,央企中海油就成立了深圳分公司,和欧美的石油公司合作一起开采,南山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超大型的石油基地。

当时有一个年轻人,从部队转业之后分配到这里当工人,不过几年之他又离开,自行创业去了。而且就在离基地不远的地方创办了一家企业,叫华为,这人就是任正非。

说起来,南沙、南山,一字之差。未来在科学城的帮助下,南沙或许也能创造出辉煌的传奇。

俯瞰南沙。

因为,广州自古以来是靠海而生的城市,而南沙一直以来就是广州的出海口。南沙现有的产业大多也都跟海洋有关,比如国际航运、邮轮旅游、造船,这些基本上属于传统海洋产业,如果未来在科学城的带动下,能再发展一些新兴的海洋产业,那么南沙就真的可以再造一个新广州了。

未来在海洋经济的新时代里,广州能不能跟得上新技术的脚步,就得看南沙的了。

统筹:黄海珊

文案:魏凯

主播:黄海珊 魏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