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闭环成为平台壁垒后,「墨者」要持续深化内容生态闭环,搭建起兴趣关系链的壁垒。
这是「新商业情 NBT」 道的第510家创业公司
今年3月,「墨者」发布2.0版本,在原有创作工具基础上叠加 交能力,并尝试打通内容创作生态闭环。今年7月底,「墨者」将推出3.0版本来进一步完善内容创作生态闭环,强化平台的 交属性。
「墨者」已经完成由新进创投和拉尔夫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今年4月又获得来自映客的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目前,「墨者」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以发力用户增长和团队搭建。
转向“兴趣 交”
此外,胡正宇还注意到,Z世代用户在垂直兴趣领域的 交行为具有较高的忠诚度和认同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产品后期转向兴趣 交方向提供了土壤。
墨者创始人胡正宇
基于这些考虑,胡正宇在去年8月推出「墨者」1.0版本,主打“最垂直的创作工具”,并且凭借码字锁定的“小黑屋”功能在QQ空间迅速走红,上线12天日活超过1万。此后半年,注册用户增至50万,其中70%为Z世代用户,新用户次月留存达49%。
“今年2月我们达到了所期望的点,做到了头部。”胡正宇表示,「墨者」能在短时间內赶超上来,根本原因是与纯工具类产品定位不同。其创立之初就有着清晰的 区 交化思路,并“踩准每一个点”持续推进产品的升级迭代。
平台用户的 交化需求逐渐凸显,转向兴趣 交方向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进入2.0版本后,「墨者」转为主打文手、画手的互动 区,尝试通过增强平台的 交能力,逐步打通内容创作生态闭环。
胡正宇解释到,写手想让文字成为具像化的漫画,而画手也有寻求写手合作的诉求,所以平台做了文手画手的“文化捆绑”。
一直以来,工具转化 交 区的路径并不被业内看好,原因在于用户转化率低,导致平台变现困难,商业模式无法成型。但依托于一批热衷互动的95后硬核用户,「墨者」2.0的 交转化率达到60%。数据表明,这条兴趣 交路径有极大的机会走通。
沿着这一思路,「墨者」将于本月底推出3.0版本,主打“帮你找到更多同好”。其主要在2.0的基础上深化内容生态闭环,搭建兴趣关系链的壁垒。
尝试“弱关系链驻足”
但在持续加码 交能力的进程中,摆在胡正宇面前的两个难题是:如何帮助用户找到好友,建立关系;以及如何保证圈子的活跃度。
胡正宇认为,从兴趣 交的角度看,内容不存在IP导向,它可以是任何载体,在硬核用户带动下产出更多“ 交货币”,有助于形成 交的生态闭环。尤其对00后用户而言,内容需要具有“陪伴成长”的即时性互动能力。「墨者」3.0希望突破 文领域,面对更广泛的95、00后年轻用户群,搭建兴趣 交生态 络。
胡正宇给出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适度细化兴趣圈层,以大到小强调圈层的逻辑。比如从漫威入手先创建一个大圈子,再逐渐拆分成蜘人物、CP、音乐等更细颗粒的小圈子,形成相对独立的强兴趣互动空间。
二是丰富圈子内部生态,比如为00后喜欢的追星圈子提供图文、聊天室、应援、打榜等定制化功能。同时设置一定的创建门槛,以保证每个圈子都是基于兴趣爱好建立的准确节点。
另外,与习惯在PC端创作的专业写手不同,墨者早期聚集了一批以手机为创作工具的硬核写手。这部分用户不靠写作赚钱,只是通过写作引导自己找到兴趣点和同好。所以,「墨者」3.0版本会在多方面做出调整,让每个用户都有更强的互动能力和群体认同感。
在用户增长方面,胡正宇在产品早期从QQ空间这种半封闭、半熟人的 交平台上获取了一批硬核用户,并依托这批用户的熟人背书引流。此后,「墨者」利用平台数据分析用户兴趣,推荐类似风格的内容来增强新进用户粘性,以此促成00后喜欢的“弱关系链驻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