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知名法学院校的博士,求学期间多次受到国家级学业嘉奖;他是知名财经院校的教师,讲授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他是 络犯罪研究领域的专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从事律师工作以后,他继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发挥着他的专业所长,利用他的经验学识,投入到每一个案件中去。
他常说,“办案子,就要穷案理,尽人事。”
作为刑辩律师,他对辩护有着自己的理解,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要始终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要围绕事实和法律展开辩护工作。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仅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公检法律的办案圭臬,也是律师与公检法进行良性沟通的有效语言。”他同时说,“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都具有专业性,律师的价值在于专业,律师的发展也在于专业。”
专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辩护经验,常常能让他在案件中抓住核心要害,发现不一样的辩点,形成强有力的辩护意见,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一起关于VPN的 络犯罪案件,一位年轻准妈妈的丈夫在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销售VPN“翻墙”软件。案发时,已牟利8万余元。
这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打击的非法链接国外互联 的行为。公安机关一开始以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进行立案侦查,后改变罪名以非法经营罪移送审查起诉。
案发之前,此类行为已被多地法院认定为非法经营罪或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位年轻准妈妈在了解司法实践的判例后非常绝望,因为一旦判刑,她不仅要看着自己的丈夫锒铛入狱,还要面临肚中孩子的未来去留。
这位年轻准妈妈在找到他时,已经咨询了数位律师,带给她的答案都是:要无罪几乎不可能,建议罪轻辩护。因为行为的非法性无疑,5万元的立案标准也已明显达到。
他正好在研究他的 络犯罪,他知道非法经营罪的辩护很难,但根据以往的经验, 络犯罪新颖多变,法律条文又相对固化,在事实认定和法律评价上出现争议、偏颇、甚至错误时常可见。此案,公安前后定性的变化无疑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在初步了解事实和证据后,认为此案的核心是一个法律适用问题,并且不认为构成犯罪。但众所周知,司法实践中纯粹法律适用辩护的成功率并不高。他知道,要让当事人放心,要辩护成功,必须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为此,他花了大量的时间专门研究了VPN软件的运作原理,电信业务的各类法规,以及非法经营的刑法规定、司法解释、政策文件、司法判例,最后运用他的专业能力、宏观视野,全面详细、层层递进、逻辑缜密的分析论证了此案只是一般的行政违法,不构成非法经营罪。他向承办检察官出具了不构成犯罪的辩护意见,并多次沟通。
最后,检察机关完全采纳辩护人的观点,认为不构成犯罪,作出绝对不起诉处理。
此案的结果大大超出当事人的预期,当事人在收到决定书后激动不已,他的专业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他的努力不仅使当事人洗脱罪名、恢复自由,也使一个家庭回归正常、重拾希望。
这只是他所办案件中的一个,还有很多案件的结果超过预期。他常说,“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律师,正好教学相长。”他通过办案来检验他的理论研究,又通过理论研究来服务他的办案。
他常常将办案的经验形成文字发表在 络,也常常将研究的成果通过讲课进行分享。他常常为他兼任的职务贡献力量,也常常为他所办的案件奔走呼 。
他教学,办案,写文章,讲课……这就是一个日常的他,他就是我们所的周立波。
周立波, 络犯罪辩护部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讲师;浙江省律师法学会理事;浙江省案例法学会理事;杭州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 络犯罪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司法局时事点评专家库成员;浙江省律师协会特约撰稿人。
从事律师工作以来,先后办理众多疑难复杂刑事案件,经验丰富、效果显著,办案成功率高。尤其擅长办理各类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在 络犯罪、经济犯罪领域办案成效显著。其中,众多案件获无罪撤案、不予逮捕、无罪不起诉、重罪改轻罪、重刑改轻刑、缓刑等处理。
执业同时为高校法学教师,主讲《刑法学》《刑事辩护》《刑法经典案例研习》《经济法学》等课程。曾在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挂职,任刑庭助理审判员。多次接受《浙江法制 》《都市快 》等新闻媒体采访。已在《华东政法大学学 》《法治研究》《浙江律师》等法学类、律师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各类 站、微信公 发表高质量时事评论类文章40余篇,是一名理论功底深厚、实务经验丰富的学者型律师。
感谢阅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