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成助眠产品消费主力“睡眠经济”驱动创业新赛道

蒸汽眼罩隔音耳塞 从头武装到脚还是睡不着

买助眠产品的多是90后

蒸汽眼罩、隔音耳塞、重力毯、睡眠仪……发明“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等养生大法的90后,如今又成了助眠产品的消费主力。国内某电商平台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1月至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118%,占总消费人数的比例为62%,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的总和。相比60后、70后的前辈们,这届年轻人为何失眠来得这么早?

意外

90后竟成助眠产品消费主力

除了小顾这样的90后上班族,“考研党”们也明显感到了失眠焦虑,并试图通过各种助眠产品解决。“租房的同学作息时间不太一样,基本人手一副隔音耳塞入睡。为了培养睡意,我还会定期购买中草药包来泡脚。”“考研党”小梅表示,自己每晚凌晨1点半左右入睡成了常态,“有时候明明很累了,还是会躺在床上刷手机,大脑并没有传递出想睡的指令。”

事实上,90后正成为失眠或睡眠品质不佳的高发群体。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 告》,将睡眠质量分为甜美、舒适、苦涩、烦躁、不眠等五个等级,统计显示,90后睡眠处在“苦涩区”“烦躁区”和“不眠区”的总人数占比达到了68.2%。此外,9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23时50分。

商机

“睡眠经济”驱动创业新赛道

深夜不眠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催生的“睡眠经济”不但带动了精油香薰、乳胶床品以及助眠保健品等传统助眠产品的销售,也让科技创业者们盯上了这条创业新赛道,各类软硬件产品纷纷涌入市场。

各类助眠APP也纷纷涌现。目前各大应用商店里,有多达几十款声称能改善睡眠的APP供用户下载,不少APP需充值包月会员方能使用。“我下载过七八款助眠APP,虽然每款都说自己有独家的专业课程,但基本功能大同小异,比如播放自然界白噪音、播放冥想音乐、睡觉提醒、睡眠监测、录制梦话等。” 小顾表示,一开始使用这些APP比较有新鲜感,可这些APP也是基于手机,时间长了难免会忍不住在睡前跳转到其他视频类 站。

探因

从小熬夜的人长大了

“上床睡觉前玩手机会影响入睡时间,导致快速眼动睡眠减少,而快速眼动睡眠是恢复脑力的睡眠过程。”业内专家表示,手机等自发光性质的阅读器所放射出的蓝光能增强人的警觉性、兴奋性,导致睡眠质量急剧下降。

有趣的是,早在200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就注意到当时的90后已经出现睡眠不足问题,周一到周五睡9小时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仅有56.9%。而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首先与作业有关,其次是上 和玩游戏。十几年过去,这批从小习惯熬夜的人长大成人,工作压力取代了培训课业的压力,成为新的失眠理由。

也有专家分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心理、环境、疾病、药物等因素,而90后失眠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同时和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有一定关系。“不眠之夜,刷不完的手机、愁不完的KPI、做不完的梦、习惯不了的床、控制不了的情绪,都是偷走我们睡眠的原因……”有90后 友自我调侃说。

提醒

过度使用助眠产品加重精神负担

“试过市面上很多助眠APP后,我发现,这并不能解决我的睡眠痛点。”小顾表示,虽然很多APP主打生成睡眠监测 告、录制梦话等,但这些功能并不能帮助他真正解决睡眠问题,“本来就睡眠不足,每天给我看一些睡眠数据统计有什么意义呢?有时候显示我的深度睡眠只有一两个小时,反而会加深我的焦虑感。”

而另外一些高科技的助眠硬件则因售价昂贵、门槛太高而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前段时间我在电梯里见到某款助眠机器人的广告打得铺天盖地,上 一查,发现最便宜的一款也要1999元,对我们来说还是难以承受。”小梅同学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8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