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了球员的孩子奖就奖励300万?这样的世界杯广告我们不要!

世界杯上最兴奋的除了球迷,可能要数广告商了。如此绝佳的“刷脸”机会怎能放过?但有时候,越是想通过世界杯“一战成名”,就越容易兴奋过头,打了自己的脸。国际快餐连锁品牌“汉堡王”这次就踩了雷,不仅被骂低级趣味、歧视女性,还被迫在撤下广告后进行道歉三连。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不少颇为雷人的洗脑式广告。汉堡王到底招谁惹谁了?开赛一周,又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告?

玩笑能开,但不能这么开

▲汉堡王虽然已经把广告撤下,但广告截图早已在 络上传开了。

▲这次的世界杯广告还不是汉堡王第一次踩雷。2017年,汉堡王俄罗斯公司在一则 络广告中嘲笑一位遭强奸的青少年,引起众怒。

这届世界杯有毒?不少西方品牌并不愿意打“世界杯牌”

除了奥运会,世界杯称得上是粉丝最多的全球体育赛事之一了。但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似乎没有感受到来自广告市场的热情。虽然像耐克、阿迪达斯、VISA信用卡等大品牌都推出了各自的世界杯广告,但像往常一样的 交媒体病毒式营销却不多。国际足联的数据也再次证明了此次世界杯的商业可见度之低:前两级赞助商位置基本填满,但第三级赞助商(区域赞助商)仍然虚位以待。一直到6月中旬,非洲地区才敲定了第一个区域赞助商。最终34个赞助商席位只填满了20个。

▲毫无疑问,损失的上亿美元收入会令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Gianni Infantino)感到“肉痛”,毕竟他曾经向国际足联成员国们保证,联盟收入在他的任期内必会增长。

对于广告商们来说,这次世界杯IP“有毒”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品牌移情,也就是说消费者会把和产品广告有关的一切印象转移到品牌上来。拿2018年世界杯来说,“俄罗斯”和“国际足联”就是让许多西方公司感到警惕的标签了。“通俄门”、叙利亚战争、俄罗斯运动员涉药被禁赛,都让俄罗斯出了名,而国际足联自身的贪污丑闻也还让人记忆犹新。当然,英国《独立 》也指出,有许多商家从挑战中看到了机遇,卡塔尔航空、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以及不少中国品牌都逆流而上,在球场边的广告牌上刷足了存在感。

▲2018世界杯企业广告支出共24亿美元,中国占了35%。还记得白岩松的吐槽吗?“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世界杯广告没少看?来说一说观后感

最近一定有不少小伙伴天天相约世界杯。就算你是个伪球迷,或者不是球迷,也一定和世界杯(广告)打了不少照面。先来欣赏几个 友的重点吐槽对象:

▲BOSS直聘的歇斯底里型广告语被不少 友吐槽为“传销”。

▲看了这么多场世界杯,你被马蜂窝的“嗡嗡嗡”洗脑了吗?

▲小鲜肉刘昊然带来的一口气绕口令“知乎”问答,也让一些人“爱不起来”。

▲梅西首战罚丢点球后,蒙牛广告中的这一幕倒成了不少人的表情包。

▲有广告商在世界杯球场边打出“中国第一”的广告语,还引来了 友是否合法的质疑。

面对 友洗脑式、无内涵、缺创意的质疑,知乎在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告语符合逻辑,并不想哗众取宠或是博出位”。除了本人出面“正名”,也有 友为这些广告站队,认为这些互联 公司瞄准世界杯做硬广,已是赢家,而被你吐槽恰好说明广告引发了你的情绪和思考,广而告之的目的已然达到。

对这些世界杯广告,你怎么看?茫茫众“广”里,有你想打call或吐槽的对象吗?搬好小板凳听你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5月16日
下一篇 2018年5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