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难求?背后恐有“新黄牛”!

据媒体粗略统计,今年至少有58家平台推出了火车票抢票软件,通常宣称平均收费30元就可以提升70%、80%甚至更高的抢票概率。此种抢票平台一出,受到部分 友热议。

日前,青年调查联合问卷 ,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5.9%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不是一种合理的购票方式,30.7%的受访者认为合理。60.3%的受访者认为抢票软件是变相 络“黄牛”。

受访者中,来自北上广深的占33.2%,来自其他一线城市的占20.2%,来自二线城市的占28.1%,17.9%的人来自三、四线城市。

77.8%受访者觉得今年春运火车票难抢

30多个小时的普通车次,只剩下‘无座’,飞机票2000多元真是负担不起”。

家住黑龙江牡丹江市的向华(化名),最近正为在北京上学的女儿和工作的弟弟购买春节的往返火车票。向华一直只用12306购票,“火车票一票难求。那些‘插队’软件横行霸道,我们就更少有机会抢到票了”。

“今年春运车票怎么那么紧张?”老家在重庆的季美韵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本打算春节回家和家人好好过个年,但至今还没买到票,“30多个小时的普通车次,只剩下‘无座’,飞机票2000多元真是负担不起”。

在杭州上班、老家在太原的商勇,则通过一款抢票软件,花了60多元的手续费,成功买到了回家的硬卧。

在本次调查中,77.8%的受访者觉得今年春运期间的火车票难抢,其中27.6%的受访者觉得非常难抢。

火车票紧张时,48.0%的受访者会使用付费抢票软件,31.9%的受访者不会。20.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我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也不太信任付费抢票软件,所以我坚持在12306上买票。”向华目前还差弟弟的一张返京车票没有买到。

“之前一直在12306上买票,现在我打算试试有偿抢票服务。”季美韵决定在几家抢票软件上买些“插队券”碰碰运气。

调查显示,

17.7%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软件绝大部分管用,

53.3%的受访者认为只有个别管用,

13.5%的受访者觉得都不怎么管用,

15.4%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45.9%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是不合理购票方式

普通民众根本难以分辨加钱是否真的能提高抢票率。百分之多少是平台自己测算的。不同地区的抢票难易程度千差万别,这种成功率的计算恐怕更多是一种形式,甚至可能存在造假。”

“我认为购买‘插队券’在损害购票公平。”季美韵认为,这些第三方抢票平台不过是利用了消费者在春节期间迫切回家的心理。

商勇则觉得,有偿抢票服务的推出是市场运作的结果。“只要我能回家,当然不差那几十块钱,而且服务费也比疯长的机票价钱少得多”。

调查显示,

45.9%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是不合理的购票方式,

30.7%的受访者认为合理,

23.4%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互联 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认为, 络有偿抢票只是解决了部分人购票难的问题,导致通过正常途径 上购票者的抢票成功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的不公平。“抢票软件通过技术方式,事先输入个人信息及所购车票信息,代替人工操作,与线下的插队行为并无本质区别,破坏了正常的购票秩序”。

“普通民众根本难以分辨加钱是否真的能提高抢票率。百分之多少是平台自己测算的。不同地区的抢票难易程度千差万别,这种成功率的计算恐怕更多是一种形式,甚至可能存在造假。”季美韵说。

赵占领表示,购买不同的套餐是否真的存在抢票成功率的差异,用户无法直接予以证明,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用户没有抢票软件的后台数据。“抢票软件如果对外宣称某款套餐的抢票成功率可达到某一具体标准,而用户的体验却明显与此相悖,可以向工商部门举 ,请求工商部门进行调查,抢票软件的运营方若不能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则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

60.3%受访者认为抢票软件是变相 络“黄牛”

对于抢票软件等新的互联 购票手段,现有法律没有直接的规定,但其中存在着技术插队带来的不公平问题,这需要12306 站采取相应技术手段来应对。”

“现在的有偿购票就像是破坏公平的‘黄牛’。”季美韵无奈地表示,“大家又不得不为了回家团聚而利用漏洞。”

“物价部门没说有偿抢票服务是违法的,当前来看,消费者是自主选择。”商勇认为,有偿购票虽然有利用 络的漏洞打法律“擦边球”之嫌,但抢票软件仍然是技术的创新,不能算“黄牛”。

本次调查中,60.3%的受访者认为抢票软件是变相的 络“黄牛”,21.7%的受访者认为它是正常合理的市场行为,18.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具体而言,

66.8%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扰乱了正常售票秩序,对自主购票的人有失公平;

49.9%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代理资格而加收费用属涉嫌倒卖车票的违法行为;

39.7%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财产丢失、信息泄露等风险;

31.5%的受访者认为能为民众购买火车票争取更多便利;

28.2%的受访者认为是针对“抢票难”而发展出来的商业成果。

赵占领表示,判断抢票软件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有偿抢票的法律性质如何认定。与线下火车票代售点不同,抢票软件的运营方并没有代售资格,也没有相应的车票票源,只能在接受用户委托之后,通过技术方式插队在12306 站上购票。“其法律性质不是火车票代售行为而是代购行为,用户与抢票软件运营方之间是有偿的民事委托合同关系,而目前的法律对此并没有直接的禁止性规定”。

“对于抢票软件等新的互联 购票手段,现有法律没有直接的规定,但其中存在着技术插队带来的不公平问题,这需要12306 站采取相应技术手段来应对。”赵占领提醒消费者,将个人信息提交给抢票软件,也存在因人为原因或者技术漏洞而泄露的可能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13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