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31日,打出“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口 的AI换脸App“ZAO”刷屏朋友圈。通过这款App,仅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用你的脸制作 络热门表情包,出演经典电影片段,跟偶像、朋友飙戏。
8月30日正式上线,8月31日下午14时,“ZAO”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免费下载排名中已跃居第二。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就在8月31日晚间,已有不少 友聚集在“ZAO”的官方微博,要求注销账 ,删除本地面孔。截至9月1日0时,“ZAO”在苹果App store的评分由此前的4.6分降至2.2分。
火速蹿红又遭遇极大争议的背后,是 民对于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
色情是DeepFake技术的起源用途
所谓AI换脸术,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生成的假脸(通称DeepFake)。2017年底,这项技术第一次在Reddit 站亮相时,就一石激起千层浪,DeepFake让明星们的头出现在了情色演员身上。虽然Reddit封掉了账 及相关的群组,Google、Twitter等 站也禁止相关搜索,但DeepFake从未真正消失,这项技术的代码开源,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制作类似视频。
“编码器具备一种能力,是从人脸图片中抽象出表情动作特征,而解码器具备的能力,是把这些特征还原成目标人物的人脸图像。比如,利用甲脸部图像的编码器中抽出表情动作,再利用乙的解码器,把这些表情动作还原成脸部图像,就可以成功把甲的脸换成乙的脸。”宋宇昊说。
远程保存用户脸部私照存隐忧
指纹、虹膜、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也许是比身份证 码、手机 更重要的个人隐私。2019年7月,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上表示,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众人 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谈剑锋则在2019年3月表示,自己不用指纹解锁,也不用人脸解锁,手机设置密码保护。“密码丢了可以换,但生物信息是不可再生,一旦泄露,你不可能再有第二张脸了。”谈剑锋说。
2018年5月1日,《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规范》提出,个人基因、指纹、声纹、掌纹、耳廓、虹膜、面部识别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对于这些敏感信息,《规范》必须经过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方可收集,而在保存方面,要求做到去标识化处理,同时保存时间要遵循所需时间的最短要求,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也必须做到高度的安全防范措施。
支付宝回应,不会威胁刷脸支付
据了解,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由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支付宝还会通过各种安全风控策略确保账户安全,比如刷脸支付功能需要用户进行开通操作,开通之后才能进行支付,用户也可以随时关闭,且只有在输入过密码的支付宝App上才能开通刷脸支付。
在支付宝App上,人脸识别并不是唯一的校验方式,支付宝的智能风控引擎会通过设备、环境等多个因素辅助校验。部分用户还需要输入与账 绑定的手机 以及验证码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即便出现账户被冒用的极小概率事件,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
此外,蚂蚁金服相关人士表示,支付宝一直在呼吁生物识别领域的行业自律,并在8月23日发起了《生物识别用户隐私与安全保护倡议》,呼吁从事该行业的科技企业加入进来,一起来规范和保护用户信息。
在这份《生物识别用户隐私与安全保护倡议》中,支付宝呼吁企业在采集用户生物信息时应遵循“最小、够用”的原则,防止被滥用。企业应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密存储来提高安全强度,也应明确和规范用户信息使用的目的及范围,避免信息被过度使用。另外,在具体使用中也应建立保险机制来确保用户资金不受损失。
8月31日晚,“ZAO”修改了此前的用户协议,“免费用用户肖像权”内容被删。在协议开始,增加“特别提示”称,用户上传的短视频及人脸等相关的内容将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在“ZAO”上。“ZAO”表示,除非为了改善“ZAO”提供的服务或另行取得用户的再次同意,否则“ZAO”不会以任何其他形式或目的使用上述内容。
▼
▼
陕西新锐广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