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规:先做软件再做硬件,这个家用医疗服务平台吸引了A股上市

在北航读研究生时,代万辉的研究方向是医疗服务机器人。当时他参与了一个做家用医疗服务机器人的863项目,负责三高人群医疗服务的课题。他在用户调研中发现,三高人群用户基数和服务需求都很大。毕业之后,他先在创新工场做了一年产品开发,出来创业的时候,就选择高血压慢病管理作为创业的起点。

与诸多先做硬件再做软件的竞争对手不同,2013年初上线的血压管家APP是一款高血压数据记录工具,后来逐步发展为一个整合了血压监测、医生咨询、硬件与药品销售、 区等功能的高血压慢病管理平台。代万辉认为,从软件做起的好处在于能迅速为用户提供直接的医疗服务,做大用户数量。

37健康

创 始 人 :代万辉

前 科:创新工场

门 派:医疗健康

公司愿景:家用医疗服务平台

说 人 话 :一个以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平台

出招背景:慢病管理最缺的是用户的服务

投 资 方 :英诺天使、秉鸿资本、鱼跃医疗等

融资阶段:Pre-A


代万辉接招

1、从软件切入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2、慢病管理服务有何特点?

3、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Q:康康血压、iHealth、乐心医疗等竞争对手都是从硬件切入高血压慢病管理,为什么37健康从软件开始?从软件切入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代:我们当时发现,在慢病管理方面最缺的是用户的服务和管理。血压计大家都能买得到,更多的需求是测完血压之后,数据和后续并发症的管理。解决用户痛点,不在于把数据测出来,而是要把服务做得更好更深入。所以我们当时选择从服务平台入手。

从软件切入,侧重于用户体验和服务,能够快速为用户提供更加直接的医疗服务。但是软件和硬件协同比较弱。


Q:37健康旗下产品血压管家APP一开始是一个记录血压数据的工具,逐渐发展为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发展的思路是怎样的?

代:我们从高血压数据管理入手,逐步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

早期的种子用户使用血压管家APP记录自己和家人的血压数据,数据上传到云端,不会丢,给医生看也很方便。后来我们发现用户对医生有需求,平台上就签了医生,称为『管家医师』,用户测完血压可以把数据直接发给医生,不需要再跑医院。用户还需要经常吃药,现在我们跟国药合作,上线药品电商,希望让用户实现药品的一键购买。另外,用户也需要病友之间的沟通,我们就慢慢把 区也加进来。


Q:怎样获得400万用户?

代:中国的高血压病人有3.3亿,这400万人是很小的一部分。百度贴吧没有被卖的时候,我们在里面发了很多相关资料,让大家了解到我们,我们还找到很多论坛去做这样的工作。用户上贴吧只能问问题,而我们逐渐整合了买血压计、咨询医生、病友交流和买药等各种功能,逐渐对用户产生粘性。


Q:跟医生是怎样的合作方式?

代:平台上只有10个签约医生,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平台上的医生都不是大专家,就是解决用户日常不明白、问一下医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帮助用户消除心理压力的。用户的诊疗等专业要求度高的行为,都还在医院进行。

37健康的定位是家用医疗服务平台,场景一定是在家庭,而不是在医院,同时它是一个以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平台,不是家庭医疗服务器械,接入的硬件是为平台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Q:鱼跃医疗战略投资37健康,给37健康带来什么支持?

代:鱼跃医疗是A股上市公司,主打产品之一就是血压计。我们双方深度合作开发了新款血压计,他们给我们做产品贴牌和产品定价方面的支持。

我们在合作血压计上植入服务模块,每次数据测量,通过37健康云平台自动保存,用户可以通过iOS, Android设备,PC、TV等多种平台管理血压数据。


Q: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卖硬件和跟医药机构的合作?

代:对。平台上接入的不止是鱼跃医疗一家硬件厂商,我们会逐步接入更多家硬件厂商,让用户有更多选择。

药品方面刚刚跟国药签署了合作协议,主要销售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药品。


Q: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代:下一步我们会做一些 区医疗服务,可能 区医疗机构合作,让服务的场景更落地。

未来如果政策放开,我们也可能提供上门的家庭医生服务。


Q:如果可以采访一位创业者,你想采访谁?问TA什么问题?

代:王兴。因为美团做的事情,是把线下餐饮行业互联 化、服务化,我们做的事情是希望把医疗服务化,互联 化。我想问他的问题是,国内的服务行业如何做到互联 化。


Q:哪个趋势,是你三年前不看好但现在已经变成现实了?

代:手环。当时认为手环的数据不具备医疗属性,难以发展起来。因为国人的健身习惯跟国外不一样,主要是太极拳,广场舞等类型的运动,缺少跑步的环境和习惯。同时手环产生的数据只能作为运动的一个参考指标,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但现在大家用手环还是挺多的。人们习惯用手环记录徒步和跑步的数据,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夜跑、马拉松等运动中来。这是产品改变用户习惯的一个例子。

『接招微信 :itaketha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2月10日
下一篇 2016年2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