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冷,越想吃点凉的,感觉温度骤降,激活了我体内蛰伏了一年的东北基因。
虽然来江南好多年了,每到这时节我都踅摸的想吃雪糕,冲到路边小店被告知雪糕都撤柜了,因此没少被店员笑话。含蓄的店员会一再确认我是不是真的要买雪糕,不含蓄的就直接说大冷天吃什么雪糕。被嘲笑后,我会更想念老家集市路边摆着的一长溜的雪糕。
冰天雪地,一箱箱的雪糕就那么大剌剌得摆在路边,按照价钱不同依次排列,同价的可以混批,想买的话只需要跟卖家要一个纸箱,挑自己喜欢的每种拿个三五根,凑足一箱算帐下来还可以抹零。捧着雪糕往家走,想着坐在热炕头吃雪糕,心里别提多美了。
吃不到雪糕的遗憾,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去弥补,比如去大超市买更昂贵的冰激凌,或者在入冬之前冰箱里做好库存,但是其他的冷冻食品就真的只望图兴叹,哀而不得了。
这些冻食里,首当其冲的就是冻梨,冻柿子,冻红果和冻苹果等水果。
东北的冻梨像大小不一的黑铅球,看起来非常没胃口,但是一般人家冬天不吃几十斤或者一袋子冻梨,总感觉这个冬是白过了。冻梨在没变成冻梨之前,是黄色的或者绿色的,经过冷冻和风吹,外皮就变成了黑色。经冻的梨子口感也发生了变化,果肉变得雪白细腻,风味也更加突出。东北的冻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花盖梨和安梨为原料的“酸甜”系;另一种是以苹果梨,香水梨和白梨为主的“傻白甜”系。
小时候家贫,家里的冻梨买的比一般人家少,往往都是酸甜偏酸的,基本上吃一个就足够了,这样省着吃,十几斤的冻梨足够吃到过年。有一年,村里来卡车卖冻梨,价格比集市上批发还便宜,我妈咬咬牙发了狠心买了一袋子,晚上拿凉水缓了一瓢,我和姐姐吃一口就吐了出来,那梨吃起来像是酸甜味的木屑,粗糙的没法下咽。那袋子冻梨我妈舍不得扔,每天晚上啃两个,一冬天也吃完了。
为了不委屈我和姐姐,临过年的时候我妈又买了几斤好一点的冻梨,我们看着妈妈啃木渣子一样的梨,自然也不好意思独自吃好梨。那几斤好梨一直留到过年我们都没吃。
正巧那年去拜年的时候,姥姥和舅妈们从后楼的垃圾箱里捡到了两大塑料袋子冻梨,姥姥说那天一大早看到两袋子冻梨立在垃圾箱旁边,袋子都没拆开,他们用爬犁拉回来,每家分了半袋子,加上自家买下的冻梨,那个冬天简直是冻梨成灾,多到没人爱吃。
我们几个孩子去后屋把冻梨拿出来,有的趁冻啃两口,有的缓好吃半拉,还有的没吃就扔到了一边。男孩子们吃够了就开始霍霍,拿毛巾裹几个冻梨往墙上抡,把冻梨砸的七裂八半的,大人看到了也只是象征性的批评几句,语气里完全没觉得心疼,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城乡差距,城里人好好的冻梨扔垃圾堆,吃够了就可劲的糟践,而我们一年也舍不得买几斤好梨,连最差的渣了吧撒的冻梨也舍不得扔。
算起来,冻梨在我家还是常见的,每年都有,冻柿子,红果就只能靠姥姥接济了。真正算起来也不是我家买不起,只是我妈太会过,舍不得花钱。过年前我妈回娘家赶集的时候,姥姥都会偷偷把这两样冻果塞到她的袋子里,边塞还要边说她自己买多了,一个人过年根本吃不完。如果我妈阻拦,她一定压低声音说别撕吧,别让你兄弟媳妇看着。
除了柿子和红果,我姥还会给我妈挑十几个新鲜苹果,因为早些年过年,我家连一箱苹果也舍不得买。我妈也不推辞了,她拿了这十几个苹果,要留五个上供,其他的每晚一个给我和姐姐,小时候是姐姐吃皮我吃瓤,长大了就是一人一半。直到我家盖起新房日子好过些,才开始自己买苹果,我和姐姐一人一个,爸爸妈妈也拿一个苹果掰开一人一半打牙祭。
上供的苹果在西屋放到过了十五,保家仙享用完就轮到我们享用了。冻过的苹果趁冻啃的时候果肉是面的,不算好吃,如果化冻了果肉更瓤了,咬一口像棉花套,最好吃的办法是放到锅里用热水煮,煮出来的冻苹果吃着像罐头,那时候好不好吃在其次,看着冻苹果在热水里煮的开花翻滚,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除了这些常见的冻果,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家还有冻的红菇茑,菇茑是秋天收地的时候我爸从山上采来的,我妈拿针线穿成串。红菇茑扔到房顶,经了深秋的苦霜又受了冬天的冰雪,勾下来的菇茑比鲜食更甜,甜里还带着点未尽的苦味,吃起来带着冰茬略微扎牙,我们吃菇茑豆,爸妈用菇茑皮泡水,可以说是一点也不浪费了。
要讲冻果,最好吃的要数冰糖葫芦。东北的糖葫芦,才是真正的“冰”糖葫芦,一串串裹着糖的水果,在户外冻得杠杠硬。最基本的要数山楂糖葫芦,无论圆的扁的,生的熟的,有没有核的,红艳艳的山楂裹着黄亮的糖衣,一串串映着白雪显得尤其好看。小时候,每年春节姥家的大人们就会带着所有的小孩子去拍合照,山楂糖葫芦就是最好的道具,大人们集资买几串,给前排最矮的几个孩子每人分一串,我小时候个子矮,每次照相都站最前排,每年都有幸手持糖葫芦。合完照,道具要给大人收回去统一平分,一根糖葫芦撅成好几段,长长的一根分到手里只剩三五个山楂,我们顾不上失落,各个吃的津津有味。
孩子们渐渐长大,为首的哥哥姐姐们都结婚了,稍小的孩子也都外出求学,这群孩子再也聚不齐。再聚首时都不屑于拍照,更不会傻傻的举着糖葫芦做道具。后来冰糖葫芦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除了山楂还有橘子,葡萄,草莓,黑枣,菠萝,圣女果,猕猴桃,有的还裹满芝麻,瓜子甚至巧克力,只是那些糖葫芦对我们都失去了吸引力。
除了冻水果,蔬菜也可以冻着吃。最常见的就是白菜和萝卜。一般冻菜是舍不得用壮了心的好白菜的,一般冻起来的都是没长心的散棵,萝卜也是那种短小的或者长相畸形的,大冷天随便扔到雪地里冻透,拿回来趁冻切片,下开水焯开,过凉水攥成团,沾辣椒酱,冻过的白菜和萝卜更加甜,失去了爽脆的口感,变得绵软,沾上酱汁,非常下饭。
除了白菜和萝卜,最好吃的冻菜当属冻豆腐。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去豆腐坊定豆腐,一家买个一两板大豆腐,拿回家切小块放到户外冻实,捡到塑料兜里备用。冻豆腐炖白菜炖酸菜都是极好的,如果锅里再加上几片五花肉,冻豆腐的蜂窝孔里吸饱了菜和肉的汤汁,一口下去汁水从豆腐里迸出来,要是在汤汁里加上辣椒面,那真是名副其实的“吃香喝辣”了。
除了素的,集市上的鸡鸭鱼肉也是冻着卖的。年前我家也要买鲐鲅鱼和刀鱼,鲐鲅鱼便宜,就多买一些,刀鱼略贵,也少买一些。买回来的鱼化冻后开膛切段,临近年关的时候顿顿有鱼。头几顿吃够了鱼就不再热,任鱼汤冷掉形成鱼冻,用筷子夹起来颤颤巍巍,吃起来像果冻。
看到我们爱吃鱼冻,我妈还会特意熬肉皮冻。买肉的时候特意买两斤肉皮,买来的肉皮有的带着猪毛,有的盖着检疫章,下水焯一下再统一处理,拔毛,切掉带章的部分,剔除多余的肥肉,把清洗干净的肉皮再下锅熬,熬到熟烂把汤汁盛出晾成一碗清冻,再把肉皮切丝搅在剩余的汤汁里晾成另一碗浑冻。
做好的皮冻随吃随切,切皮冻时可以均匀的抖动菜刀,让刀刃在皮冻上留下波浪形的花纹,码一盘皮冻配一碗蒜酱,清凉爽口,比肉还好吃。
不止水果和配菜,东北的主食也能冻,比如冻豆包,冻粘饼,冻饺子,冻馒头,花卷包子糖三角。春天里焯过水的野菜,夏天烀好的茄子豆角,秋天烫好的野蘑菇,还有冬天置办的年货嚼谷,都可以拿到外边冻起来。
零下三十几度的东北就是个天然的大冰柜,极寒的温度锁住了食物的鲜味,不止不耗电,丰富的冻食还增加了很多风味和趣味,让美味伴着北风和大雪,在大年夜的饭桌上重逢。
(全文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