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B站和蔡徐坤,你一定不会陌生。
先是事出于人气偶像蔡徐坤打篮球的视频在B站疯狂流行,随着这一系列鬼畜视频的热度不断,蔡徐坤工作室已发出律师函,要求b站删除相关视频。事件经此持续发酵,真的是满足了一种看戏群众的娱乐心理。
但在这堪称年度大戏的撕架中,不少家长都站成了蔡徐坤的粉丝团,统一战线。这几天崩溃暴走的家长哀嚎着救救孩子,B站是一路黑锅背到了底。在家长的认知里B站象征的是恶趣味,那些大尺度动漫和低俗内容令家长时刻担忧自家孩子是否会学坏、是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绩、毁了孩子的前途。但B站真的像家长认为的那样不堪吗?答案当然不是的。
01
先说B站上的动漫和视频,其实很多并不是给孩子看的。
为什么?因为孩子未必能看得懂,什么为了爱情、友情拼上一切去战斗,这样的信条对孩子来讲内容还是太过于深奥,思维还未发育完整的孩子会更偏向于更为简单、明确的故事架构。
而现在的动漫、视频更像是一种记录片,故事里的生活虽是美好的,但也充满了坎坷和负能量,唯一不同的是故事里主角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并非是孤身一人勇敢站在困境的对面。这些恰好就成了故事外的孩子无比渴望的生活,幻想自己也能有打破所有悲催事的超能力。
所以与其说是软件影响了孩子的思维、感情倾向、学习成绩倒不如说孩子的内心世界影射在软件中,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感。我们都知道很大一部分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压力横生,而这些压力对孩子而言都是不能一己之力去消化的。
说都这里肯定又有家长朋友们不理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拆析现在孩子到底为什么会沉迷像B站这样的娱乐视频软件。
1
生活上的负能量
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喜欢跟父母住在一起了。
因为对正值青春期的他们敏感而多疑,他们不喜欢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这时任何一句多嘴的唠叨与责备都会将其内心积压的负能量爆发出来,这种情况下的叛逆与叛逆期没有任何的关联。
就像某个孩子可能还到青春叛逆期,却因为父母的无故责备,变得很难再听进去父母其他的劝诫。这从心理来看,就不属任何的叛逆了。只能算是压力转化出来的压抑型极端表现。
很大一部分家长动不动就陷入无法理解孩子思维行为的巨大悲伤中,面对孩子自身心态就不好,一瞬间负能量×2,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因此越拉越大。
现代家长都不愿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过程,结果自然是没办法和平解决的,长此以往只能任由孩子走向错路。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每一天都靠着别人家孩子的德行“激励”自家孩子,本以为孩子会改掉自己的小毛病。却不想孩子彻底自暴自弃,每天沉迷游戏、娱乐等视频寻找认可的快感。生活中做事偏激,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歇斯底里的。
“我就这样了,我改不了了…”
家长听到这种话只会觉得惊愕、气愤,恨不得马上打孩子一顿,但孩子一旦真的说出这种话,就明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绝望以及对父母的失望。
2
成绩单的心事
提到成绩,每个学生都会刻意回避这个话题。
我们常说的考试焦虑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成绩单这一张纸引起的。现在学生焦虑只会有以下三种的结果:
1、糊里糊涂的继续努力
这类家长从不管孩子精神上的变化,孩子自身发现问题却稀里糊涂不当病,继续在压抑与焦虑状态继续奋战考试,继续在成绩单中下游间挣扎。
2、焦虑症引发厌学弃考
焦虑症一旦进入严重阶段,孩子就很难听进去什么大道理了。他们唯一感兴趣的一定会变成如何挨过这场考试,因此我们总能看到提前交卷、空白卷、考试睡觉、乱写乱画等等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3、身心齐发病
焦虑症不是闹着玩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焦虑症与抑郁症是很接近的一种存在。唯一不同点就是焦虑症会被内外因素磨成一件杀人凶器,抑郁症本身就是一件利刃。可以说严重的焦虑症会带来的外显症状相当明显,它不像抑郁症一样是无声无息的。
为什么焦虑治不好呢?
因为家长的要求太高了啊。
一张150分的卷子,在孩子的世界是只要会的题一道没错就算是考得很好了;在家长的眼里如果这是150分的卷子,那么90分都算是低分了。主观条件就变成了孩子不努力,客观条件就变成了脑子太笨了,能对的都错了,会背的都忘了。
越是紧张时刻,孩子在学习中付出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少。放学回家也不会多看一会儿的书,彻底放弃了最后一步的咬咬牙,使使劲。
这时候的B站对孩子来说,无意就成了一种宣泄情绪的乐园。
02
B站只是宣泄情绪的乐园吗?
其实这只是事物的一个片面。
家长在B站看到的只是B站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充满了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呢?
随着现在 会的发展,B站已经不仅仅再是娱乐视频、动漫影视的代表,央视 的官方数据显示在B站上勤奋学习而大幅度提升学习成绩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多了。
只要你肯去深入了解,就一定能看到B站有的不仅仅是幼稚低俗的内容,专业知识课、有趣的科学实验、暖人心的纪录片数量年年只增不减。我们不能一味地把错误推给软件,软件到底传播给孩子了什么,完全取决于孩子本身。
我相信自律性高的孩子,哪怕是一堆垃圾视频放在眼前,他也会选择无视;自律性低的孩子,就算你给他一堆学习视频,他也会神游到垃圾视频。
所以不要把“救救孩子”变成一种责任的推脱,孩子的问题折射到你身上不是因为一个两个有毒的软件,是因为你自己。
生活给予孩子最多的,也不是怜爱,而是影响其一生的深坑。
学习考试有未来都只是一个开始,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你必须要去试着理解孩子,支持他,变成他的后盾才行。
然后孩子才能从视频走到生活,走近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