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葱一块姜,花了十几块。”隆冬将至,想要开启“宅家火锅”模式的青岛市民王先生发现,锅底必备的葱姜近来有点“高攀不起”,单价甚至超过了不少主菜。 交媒体上,则有 友吐槽调侃“前几天去买老姜蒸螃蟹吃,差点吃不起了”。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利好频现,果蔬流通龙头——宏辉果蔬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连锁超市内的大葱价格
大葱:去年一斤五六毛,今年四块不叨叨
“去年我记得大葱不是五六毛钱一斤吗?”在一处大葱摊位前,对于今年的葱价,一位正在选购的市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从今年以来就没有这个价了。”摊主回应道。
市民在批发市场购买大葱
生鲜超市内的大葱价格
农贸市场内的大葱
生姜:一年之间涨幅翻倍
跟大葱一样,今年生姜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而在市场端,生姜单价的变化则更为惹眼。通过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批发市场价格行情可以对比发现,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青岛黄河路农产品批发市场、莱西市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三大批发市场近一个月来的生姜价格区间为6-11元/斤,较去年同期的3-4.75元/斤,涨幅超过100%。
批发市场内的大姜价格
另据中国姜 数据,进入10月以来,大姜市场价格随产区价格变化。10月初,黄姜货源少,价格一度被拉升至近几年的新高点。11月份,昌邑产区优质洗姜的价格一度达到9元一斤的高位,与去年同期均价4.36元左右相比上涨104.29%。
批发市场内的大姜价格
葱姜花式促销背后 买特价“量贩装”可能更贵
葱姜价格涨势汹汹, 区超市、 群团购、生鲜电商平台上的各种量贩装、秒杀款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
在桓台路一家 区超市内,65岁的市民吴先生一下子买了6斤多大葱,“超市预存办卡可以享受会员价,大葱只要2.79元一斤,比市面价便宜不少。”吴先生坦言,相比前几年块八毛一斤的大葱,今年“涨价有点猛”,而跟不少山东人一样,大葱是吴先生家的主打菜,不止作为调味品,很多时候还会作为主菜食用,“像葱炒鸡蛋、大葱蘸酱都是我们家的常吃菜,想着天冷了菜也好储存,就赶紧趁着会员价多囤了一些。”
市民在农贸市场购买大葱后离开。
不过,这些小份组合包虽然单价不高,但差评也不少。1日,盒马鲜生APP葱姜蒜组合详情页面显示,共有47条商品评价,而其中差评达到22条,主要留言问题包括“不新鲜”“发霉”“损烂”等。
葱姜花式促销背后,除了质量,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于想要省钱的消费者来说,只盯着“特价”,可能反而多花钱。
电商生鲜超市内的葱姜蒜组合产品
资本市场喜忧互现 农产品加工企业成本压力大
从“蒜你狠”、“姜你军”,再到“向钱葱”,除了日常调味消费必需品的身份,容易引发舆论关注外,事实上这些博人眼球的绰 背后,也透露出近年来农产品涨价频繁“昨日重现”的怪圈。
事实上,作为重要的生产原材料,这些农产品的每一次价格剧变,除了关乎市民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对于相关企业的生产影响也显而易见。
批发市场生姜商户按照批发零售分别定价。
而在资本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变动对于不同行业板块的影响则不尽相同。据天风证券研 ,世界气象组织以及多国发出气候预测,今年冬季拉尼娜已经形成,预计持续到2021年3月,将会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的气温、降水和风暴模式。拉尼娜现象下,寒冬对新鲜蔬菜的种植和运输均有不利影响,预计今冬蔬菜菌菇等农产品价格涨幅可能超预期。
在农产品加工板块,果蔬流通龙头股宏辉果蔬在11月27日、30日、12月1日三个交易日连续上涨,其中两个交易日涨停。资料显示,宏辉果蔬主营业务为果蔬产品的种植管理、采后收购、产地预冷、冷冻仓储、预选分级、加工包装、冷链配送。
市民在超市葱姜柜台选购。
此外,雪榕生物、众兴菌业等农业种植产业链相关个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几家欢乐几家忧。上海证券 称,对于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行业而言,上游成本价格上涨或将带来一定毛利率压力。
有生姜大户增收超千万 也有种葱大户因为涝灾亩产减半
11月30日清晨,胶州市官庄村,气温已经接近零度,在吕尊玉的种植基地内,远远望去,寒风中大片的铁杆葱绿意盎然。
种植基地工人正在地里整理大葱。
而在距离胶州一百公里外的潍坊昌邑市,宏大农贸合作 负责人姜先生显然是幸运的。作为当地的生姜种植大户,虽然今年雨水频繁,但他的地块因为地理位置及排水设施配套相对较好,生姜产量不降反升,而持续走高的姜价更让他看到了未来的良好回 。
大葱种植基地内,因为极端天气今年长势不佳。
种植基地工人正在地里整理大葱。
此外,姜先生认为,相较于气候因素,此轮生姜价格上涨成因则更为复杂。“我从事生姜种植十几年,基本上每隔几年行情就会出现一个周期性变化。”姜先生说,此轮景气周期差不多在2016年生姜探底后开始启动,此后逐渐上涨,今年达到顶峰。而张峰则认为,对于耐储存的生姜来说,“一些资金大户炒作也是价格上涨的另一大影响因素”。
针对此轮大葱、生姜涨价后续影响,有关专家认为,应尽快培育市场价格机制,避免小宗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
订单农业补强小农户短板 “谷贱伤农”正在改观
采访中,对于“蒜你狠”“姜你军”“向钱葱”等周期性现象造成的“谷贱伤农”情况,在种植业从业者们看来,随着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商平台等不断建设完善,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这些问题也正在逐步改观。
农贸市场内的带泥大葱相对便宜。
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大数据分析等辅助对市场进行预判,“比如从2016年触底后,生姜价格开始逐年好转,进入上升周期,我们每年都会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关注分析,为来年的种植规模进行主动干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