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在家中用手机上 时,一个自称是某金融客服的QQ 发消息希望添加好友。她没有多想,随手点击了同意。
“读大学时你被人冒名注册了一款 贷APP,需要借出额度三万元发到指定账 才能关闭,并修复征信信用……”不一会儿,对方发来这样一段消息,并称“处理完后这钱会退还给你”。有些焦急的小兰信以为真,依对方诱导进行了操作,转账完成后她马上联系对方,却发现再也无人回应。
近期,湖州公安通 了这样一起以“影响征信”为由的 络诈骗案例。作为“经济身份证”,个人征信近年愈发受到重视,却也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成为新的牟利手段。
插图 宋溪
征信记录 非官方查询服务泛滥
征信有无受影响,先查查不就得了?对于小兰的案例,如此顺理成章的想法,却是不少人面对的第一道关卡。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大众征信意识情况调查》 告显示,约四分之一受访者从不查征信,近两成受访者不知道个人信用 告的出具机构,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中,近半受访者不关注、不了解个人征信。
换一款软件情况也类似,点击“立即检测”后进入“提交订单”页面,支付30元才能生成 告。而即便花了钱,这款软件生成的 告也并非央行版个人信用 告,对办理信用卡、房贷等业务几乎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客服端口,充了钱没有后续”“花一次钱不够,里面每个细节还得9.9”“什么也查不到,很多都是错的”……评论中,不少用户纷纷表达了不满。
污点漂白 “信用修复”要价不菲
若征信确实查出问题,焦急的用户难免去寻求“解决方案”。 络上不乏各种打着“永久修复”、“污点漂白”旗 的征信问题处理机构或个人,他们真有什么“独到手段”吗?
为何有这一要求?对方解释,信用修复师会作为客户代理,根据客户真实逾期情况和相关法规来整理诉点,向银行提出申诉。“但我们整理的诉点你都不清楚,银行问的话你什么都不知道,银行就会认定申诉非本人行为,会直接驳回我们的异议申诉。”
至于具体打算用些什么理由作为诉点,对方开始三缄其口,只称可理解成打官司。“专业律师会通过技巧提高胜率,信用修复师也会为你想办法,比你个人向银行申诉要有效。”
“修复”骗局 名为代申诉实为骗钱
“你个人向银行申诉,成功率是比较低的,因为你不太知道用什么理由银行能接受。比如信用卡晚还了几天,原因是忘记了,这么去讲肯定不行。即便个别情况申诉‘成功’,其实也是银行妥协的一种方式,因为所有行业,投诉都是很重的关键绩效指标。”王宇解释,修复机构利用的就是个人和银行间的这种信息差,让信用修复师作为“中介”向银行申诉。“比如疫情期间,企业发不出来工资,还不起房贷信用卡,就可以用这个理由跟银行申请。而且跟客服打电话都是好几个小时,一般人哪有这种毅力?”
然而,很多时候用户逾期行为并没有真实的合理解释,那就得靠所谓“信用修复师”发挥想象力了。王宇透露,前几年“生病住院”的理由比较常见,而且申诉成功率颇高。“还有配套的诊断证明、处方单据等产业链,后来银行察觉到了,就把这条‘路’封死了。说白了,骗不骗得过去,就看手段高不高了。不管成不成功,定金想退基本都不可能。有的只要收了定金,逾期多少次都说能修复,奔着什么去的您就自己琢磨吧。”
学习了相关“技巧”后,朱某利以公司名义承接征信修复业务。他同样要求客户提供个人征信 告、身份证复印件、新办理的一张实名电话卡等材料。然后以客户名义,用新电话卡给相应银行打电话,编造诸如“陷入传销组织,失去人身自由”等逾期理由。修复失败后,他也未能兑现“不成功就退钱”的承诺。半年内,共诈骗10名被害人修复征信费用126000元。
提醒
征信修复可走正规渠道
而无论能否骗得了银行,将各种资料托付他人,必然有着巨大后续隐患。中国裁判文书 8月披露的案例显示,被告人陆涵涵仅在4个月内,就以能消除信用卡逾期不良记录为由,取得多名被害人身份证 码、新办理的手机卡、多家银行信用卡查询密码及征信 告等信息。“欺骗”银行给被害人消除逾期不良记录未果后,便自行注册支付软件并绑定被害人信用卡,通过刷卡套现及刷卡消费的方式使用信用卡内金额,赃款用于 络赌博及个人消费。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如今出现的诸多征信骗局,一方面说明人们整体上越来越关注、重视个人征信状况,都希望是“满分”状态。另一方面大家对征信具体的相关知识又掌握有限,去哪里查,收不收费,能不能改,很多问题依旧含混模糊,令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金融机构仍需对用户进行教育,同时大家自己也应有所意识和警觉。”
那么,处于展示期内的个人征信到底可否修复呢?其实,对于“征信修复”,央行官方表述是“征信异议处理”,这么一说,感觉就明白多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透露,2019年1月到11月,征信中心共受理个人异议申请4.9万笔,异议回复率99.8%,异议解决率99.6%。
刘英认为,现在很多人生活工作非常忙碌,可能有很多张信用卡,偶尔会有非恶意的忘记还款的情况,呼吁银行机构进行柔性化管理。此外,违约之后,银行不会没有任何消息,静悄悄就将逾期记录进行上 ,用户也应对相关通知多加留心、及时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