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度低利息”“快速审批”“部分0利息”“灵活还款”……
借款
只注册未申请 钱却主动打卡
“我根本没有在‘鲁班金库’和‘周转必备’申请贷款,只是提交了资料信息,结果平台强制下款,且借款期限只有三天左右。”史先生说,“鲁班金库”下款1000元,三天后要还1600元;而“周转必备”强制下款1040元,三天后要还2000元。看到如此高的还款金额,在咨询他人意见后,赶紧把钱原路返还。然而几天后,却接到两个平台打来的催款电话。“这些电话 码说起来很奇怪,手机显示是柬埔寨打来的,一看就有问题。”
史先生说,自己头一天晚上填了信息,第二天下午两个平台钱款到账,“两个平台的下款时间,前后只相差半个小时。”在自己原路退回这两笔金额后,“鲁班金库”的来电如今有所减少,但“周转必备”依旧在每天打十多个催款电话。“我没贷款,为什么要还钱?”
“他们这个简直就是骗人,可能是涉嫌诈骗了,涉嫌高利贷、‘砍头息’性质的。”史先生说,这两个贷款平台是某App里的引流广告,“千万不要还,还了也没用”。接下来,他准备拿上证明资料和银行流水等,前去派出所 案。
高息
借钱快还钱多 想还清不容易
目前, 络一些平台或金融机构虽然声称“高额度低利息”“快速审批”,但一些用户在向相关平台机构“借钱”时,往往自身金融意识低、并未完整了解贷款类型等事宜,等到真正需要还款时,才发现实际利息并不低。
“当时总共借了34000元,也没怎么注意看条款就签了合同,现在发现总共要还7万多元。”上班族艾女士说。自己于2018年在某金融平台借款,“当时工作人员介绍说消费类贷款利息低,我自己也没顾得了那么多,没注意还款周期, 上签好了合同就自己银行卡扣款还款了。”如今两年多过去,艾女士印象中贷款即将还完。
然而,令艾女士没有想到的是,最近手机里依旧有消息提示其将要扣款,“我下载了他们平台的App查看,原来借的34000元是分了54期来偿还,目前还了32期每期1368.39元,共计还了43776元。还有22期共计约3万未还,这相当于要还7万多元!”艾女士说,如果申请提前还款,也要还2万多元,自己上 查了一下,这年利率将近40%了。“受疫情影响,班上的不多,这个贷款已经影响我生活了,还不起了。”
而在“黑猫投诉”,针对该金融机构的投诉量已经突破40000条,而其他贷款平台也有类似投诉。“高利息”“高利贷”“利率高”等,都是一些用户投诉使用的高频词汇。
催收
短信电话轰炸 骚扰亲朋同事
在某 站一则《投诉无门,痛恨 贷平台》的帖子中,一名 友表示,自己每一期都按时还款,不过平台每个月依旧要打电话提醒,且面临言语上的威胁恐吓。“1个不够打10个,不按时的话,只要差一天,就有态度恶劣的人,告诉你法律法规等。甚至你不接电话,就打到你电话没电,或者换着全国各地的电话 码打,个人的电话隐私就这么不值钱?”该 友感叹:“还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要进这个坑。”
“我是在某平台贷款的,最近还款资金有困难已向客服反映,客服也同意延缓时间上征信记录。但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却非常烦人。”吴先生表示,第三方催收公司在自己未失联的情况下,威胁说要逐一“问候”家人朋友和同事,同时还威胁要去居委会贴海 让自己身败名裂。担心如果因此而丢了工作,还款则将会更加困难。“催收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个人权益。我的诉求就是要求平台介入协商还款事宜,要求停止恶意催收,停止骚扰联系人。”
在“黑猫投诉”检索发现,针对互联 贷款平台和金融机构恶意催收、暴力催收等的投诉举 高发。在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贷款机构之下,都有多条类似投诉。
破局
用监管穿透“千层套路”
“不论金融机构还是类金融机构(平台),都要纳入穿透性监管。不怕有几层套路,但要能看到其最本质的金融逻辑是什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说,针对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是强化其机构合规性、完善性监管。“一方面,要有准入门槛,不能像原来的一些P2P贷款那样,不怎么经过金融的监管,但实际上却放大了金融杠杆;另一方面,也要强调信息对称的监管,要把相关金融的规则和信息说清楚,不能套路用户。”
盘和林认为,无论普通 贷也好,消费贷也罢,接下来都需继续立好相关金融机构、类金融平台的准入门槛和信息对称规则,只要不符合条件,就可以认定是违规的。这样一来,有利于相关部门监管,老百姓也容易识别和维护权益。过去经常强调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但实际上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很弱的,“绝大多数的人金融知识匮乏,辨别能力差。因此我主张,市场经济讲究信息对称性,金融监管需要穿透性监管,不解决这些问题,光是靠提高打击力度、追究刑事责任等,依旧不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