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APP点击率走高 太原餐饮业流行“家的味道”

“手机订餐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家住太原文兴苑的李先生是个足球迷,前不久的欧洲杯期间,他窝在家里看比赛,都是靠外卖来解决吃饭问题。“比赛有时是下午,那会儿正忙着看比赛,哪有功夫去准备饭菜啊。”和吕洁不同的是,李先生选择的是最近火起来的“家庭厨房”外卖,“一份水煮鱼,一荤一素两个炒菜,加一大碗米饭,一共60多元,价格挺公道。想少油少盐清淡些,也可以随时提要求。”

“使用软件叫外卖不仅方便,价格也实惠,要不然去食堂吃也得15元左右。”在太原理工大读大三的小钟表示,他经常使用手机APP叫外卖,“喜欢吃附近一家小餐馆的鸡腿拌饭,现在放暑假了,几天没吃还挺想那味道的。”小钟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享受便捷的同时别忘检查资质

对此,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裴成发认为,“家庭厨房外卖”存在的一些众所周知问题,如,食材及其加工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烹饪人员的健康情况等,确实不容忽视,需要治理,但治理的思路是规范而不是堵塞。互联 所带来的餐饮行业新模式,需要监管部门积极应对,创新管理模式。“家庭厨房外卖”需要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认可,而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同时,在政策认可的前提下,经营者要真正把“家庭厨房外卖”作为“良心”事业去运作。

外卖出问题订餐平台要担责

让人高兴的是,就在7月中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 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办法》被称为继新食品安全法修订后,在 络餐饮食品销售监管环节的又一大动作。

《办法》还规定, 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建立入 食品生产经营者审查登记、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及 告、严重违法行为平台服务停止、食品安全投诉举 处理等制度,并在 络平台上公开。如违反上述规定,将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如果由于第三方平台的经营导致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消费者可以向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赔偿。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第三方平台要对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承担连带责任。”裴成发表示。

监督部门的监管是必须的

家庭厨房外卖的火爆源于多重优势。其一方面扩大了 会就业渠道,让那些具有一定厨艺的人通过平台谋得一份职业;另一方面利用资源共同共享,让一些喜爱烹饪的人们在享受烹饪快乐的同时多了一项收入;同时家常菜的“家味道”,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此,其爆发式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采访中能感觉得到,“家庭厨房”在消费者的感知中是区别于其他 络订餐平台的,因为家庭厨房的原意是为家庭成员服务的,不同于普通餐馆的“盈利性”,“家庭厨房”出品的菜肴肯定是绿色、健康、安全的。但很明显的,由于增长火爆,不少家庭厨房的盈利目的性越来越强,但因为经营主体分散、经营场所隐蔽性强、流动性大,其经营基本处于无证无照状态,很难确定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食品安全不能保证,那么“家庭厨房”外卖的健康快速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

《 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的出台,无疑是政府部门对 络订餐的规范,也是监督部门要把游离于法制之外的外卖APP纳入监管的决心体现。对于办法的公布,广大消费者拍手叫好,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加强监管,才能让消费者更好地在美味、便捷、安全之间做出合理选择。希望相关部门今后也能严厉打击“黑厨房”等违法违纪行径。因为,只有对手机、 络订餐APP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使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能让这个行当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6月22日
下一篇 2016年6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