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与其他 交媒体,Figure 1的用户基础显然有些薄弱——在上一周,它的用户注册量刚超过50万。但它的野心在于,随着其图片库的扩充,成为全球化的医疗交流中心,帮助优化世界各地患者病情的诊断、看护和治疗方案。
“也许所有的初创者都会这么说,但我确实觉得我们的APP在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Josh Landy对他创立的APP做出了如上评价。作为Figure 1的联合创始人之一,Landy同时也是多伦多的一位急救医生,也一直在践行他最初的理念,积极推动Figure1在提高医疗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两个例子,我们来看看Figure 1的作用:
案例1
Nayar是美国俄克拉荷马洲的一位乡村医师助理,她负责操作十种不同的医疗器械,也是其所在的乡村医疗机构中唯一一位经过训练的陪护。Nayar也是Figure1的 拥护者,这让她有机会打破地理限制,和更多人交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相关的诊疗帮助。
几个月前,她在工作时接待了一位老年患者,其被医生诊断为带状孢疹。“他已经按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治疗了四天,但状况却越来越糟糕。”Nayar回忆道,剧烈头痛和持续高烧又随之而来。“看上去更像是流感的症状。”
在那之前的几个月中,Nayar已经在FIigure 1上看到了多例更为严重的带状孢疹案例。这让她清醒地认识到,这可能不是新增的流感,而是带状疱疹的迅速恶化。在进一轮的搜索和交流后,Nayar断定这位老人的病情加重,引发了脑膜炎,并非流感。
“于是我们对这位患者采取了腰椎穿刺治疗,并将他安排在重症监护室接受一定时间的特殊看护。”Nayar坦言,如果没有Figure 1上的信息为她提供指导,她很可能只是简单地让这位患者在家中进行更大剂量的药物治疗,而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是,他已经离开了人世。
案例2
医疗数字化技术在过去几年中的确突飞猛进,我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渠道去了解信息。在这些软件中,大部分使用智能搜索引擎,比如谷歌帮助患者确诊,要么要求用户填写辅助诊断的详细信息(troubleshooting decision trees),譬如皮疹出现在哪?颜色怎样?大小如何?“但对于那一类的平台,你起码必须知道你要寻找的是什么。”Nayar说,那就像是在翻阅一摞医学百科全书——答案确实就在其中,但很多情况下你无法一眼就看到它。
确实,医疗专家应该经常阅读和学习,但更好的学习应该是 会性的。Figure 1让50万个同行忽然成了近在咫尺的伙伴,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愿意用花费时间和精力,通过图片和详细描述来平等交流。
这些例子表明,Figure 1不仅仅只如一开始被贴上的标签一样,只是一款“医生的Instagram”。Instagram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款工作之余的消遣应用,而Figure 1 则能让包括医生在内的医疗专家们为之着迷。它同时具有教育、参与和隐私保护的功能,更像是是Pinterest(国外一款设计师交流 站)式的医疗科学 络 区。
Figure 1非常成功地用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把人们汇聚到医疗信息周围。
在Figure 1 跟帖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前来求诊的人;想靠一些小的诊断测试来考验他人的人;通过跟帖来炫耀自己的人。Landy表示,这三种人的比例较平均,大概都占了三分之一。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防止跟帖被无关信息恶意侵占呢?
目前Figure 1 的规定是,虽然所有的人都可以在Figure 1上发布信息,浏览内容,但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评论,这就保证了跟帖和评论的专业度。此外,Landy也表示,目前APP上只有不到10%的用户不是医学专业人士。
那么患者最关心的隐私问题呢?
患者不用担心自己的病例被公开在Figure1 上,因为这款应用十分注意保护隐私。每次上传图像前,用户都要填写知情同意书,而Figure 1具备自动的人脸模糊处理功能,并为患者姓名、就医时间等信息打上马赛克。“虽然看起来会不太美观,但这样能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Landy说。
除此之外,Figure 1还在图片上传成功之前就删掉了所有的原始数据。
“保护秘密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知道它们。”Landy表示,如果之后有任何数据残留,软件都会捕捉到并解决掉。
好了,你最关心的盈利问题来了。
在没有数据收集,并且暂时没有广告插入的情况下,Figure1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呢?
“目前我们还没有商业计划,”Landy说。初始资本完全用于专注打造 区,提升用户体验。换句话说,他们首先要完善Figure 1的“灵魂”,盈利还可以再等等。
目前为止,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将Figure 1转变为自给自足的模式:将其打造为一个付费的科研和诊断的平台。在四月,Figure 1已引进了呼叫模式,帮助需要接受急诊的用户向相关专家发送通知。
Landy表示,在未来的数月中,他们还计划引入其他的功能,在用户的搜索结果上进行优化。“比如,搜索‘狼疮’,相较于看到‘这看起来是狼疮么?’这样评论的图片,他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那些附有‘这看起来不是狼疮’的更有帮助结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