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乐旅游景点推荐 武威文庙——西北最大最完整的孔庙

一路乐旅游小编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景点是武威文庙,也称圣庙、孔庙,是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武威文庙位于市区东南,是一组造型瑰丽,类似皇家宫阙的建筑群。

历史

说完了武威文庙的建筑,一路乐旅游 小编再来说说这座文庙的历史。传闻文庙是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公元1437年-1439年(明正统二至四年)。据有关史料记载,西夏在建国之初,即蕃学与汉学并举。乾顺时又下令特建“国学”,教授儒学,还设立“养贤务”,以供禀食,使儒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至仁宗时,“国学”进一步扩大,人庆三年(1146年),他追尊孔子为“文宣皇帝”,下令州郡修建殿宇巍峨的孔庙,儒学被西夏推上了更高的地位,并已成为西夏统治的主导思想。武威文庙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建立并开始有祭祀孔子活动的。“大夏开基,凉(武威)为辅郡。” 由于当时的西凉府(甘肃武威)是西夏的西边屏障,它的地位与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同属一个品级,所以,西夏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秩序,必定要在西凉府大力推行已经确立的儒学治国政策,而要尽快普及儒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府内设立学校,修建孔庙。另据《凉州卫儒学记》载:“凉州,河西胜地,初当有学,然废已久矣。” 李立祥先生在他撰写的《武威文庙》(载于《中国文物 》)一文中也称:文庙大成殿,建筑粗犷,尚保留宋元遗风。相信大家在文庙通过这段语音导游讲解会对武威文庙的建立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西夏亡国时,由于蒙古军队的大肆杀戮,西凉府内的诸多寺庙建筑毁于兵灾,武威文庙也难逃厄运,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成吉思汗的子孙在中原确立统治地位后,被毁的武威文庙才逐渐被修复。

朱元璋世纪

一路乐旅游 小编第二段要为大家讲述的文庙历史则是明朝。明朝朱元璋虽曾身属佛门,但他建立大明王朝后,却转向尊孔崇儒。在明朝统治的二百多年间,曾有多位皇帝把修治孔庙作为尊孔崇儒的重要表现。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夏,由于受命于朝廷,又得到中央.地方官员的大力资助,武威文庙仿皇宫规制动工兴建。《凉州卫儒学记》载:“今皇帝嗣位,特命行在兵部右侍郎徐君镇守其地,睹将校子弟多明秀好学,而未设学舍以为讲肄之所;遂以请于朝,得命,乃于农隙令军士取材陶甓而经营之。” 到正统四年(1439年)这项历时两年的浩大工程竣工。建成后的武威文庙因建筑规格升格,使祭孔的规格也得到了提升。每逢孔子诞辰时,皇帝都要派大臣或者委托地方官员在武威文庙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相信大家跟随一路乐智能导游了解到了,成化时期的武威文庙不仅得到了重修扩建,而且,祭拜孔子的活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清代壮观

清代的武威文庙,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年间的重修,“其规模宏大,气象雄壮,知非府县所及”。 它的祭孔活动也更加隆重而盛大,尤其是乾隆年间的祭孔大典,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其仪式有开庙、祭孔巡游、孔氏后裔家祭、官员致祭等,祭坛上拜访牛羊猪祭品,香火缭绕。据《武威县志》记载,清初时,武威文庙有“祭器、乐器、舞器”,这些器具,有明代保留下来的,也有清初新添置的,器类有爵、樽、鼎、炉、盘、鼓、瑟等。一路乐旅游 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至今,在武威市博物馆仍保存有当年祭孔事使用过的樽、炉、瑟等遗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9月5日
下一篇 2015年9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