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 MARK: IV
或许是由于技术的门槛又或许是由于成本的限制?一直以来,无论是厂商还是用户们似乎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共识,那就是降噪TWS属于TWS中相对较为高端的部分,价格也不菲。至于那些低价格的降噪耳机,基本就属于“降噪质量等同于赠送”的范围内。就连KT这个在近两年玩了几十副不同TWS产品的人来说,想在500元以下这个价位里找到一款搭载了主动降噪的产品依然很难,想在这里面再找到降噪功能可堪使用,不是附送的,更是难上加难。在过去,可能勉强只有OPPO的Enco W51符合这个定位,声音也不算特别差。即使它的初始售价其实也只是刚好贴着这个价位的边线而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两三百”。就在我以为其他手机厂商能够跟进低价降噪TWS的时候,倍思却出了先手,发布了SIMU S1(以下简称为S1),初始售价299,但实际体验下来,似乎比贵出近一倍的W51更接近“这就是低价降噪TWS应该有的样子”的概念。
包装很简单,跟之前的W05一个风格,附送了若干耳套和一些贴纸。充电盒的造型与AirPods Pro的相类似,只不过在开口处扩大了一些缝隙,将LED指示灯嵌在了里面。USB-C接口与配对按钮位于背部,按钮按下去手感比较生硬。整个盒子有点松垮,感觉磁吸的力度并不像W05那般紧实,就连耳塞放入后也感觉不是十分合体,但是好在关闭后并没有我所想象的晃动问题,那就无伤大雅。耳塞的形状颇似AirPods Pro,只是,S1像是眯着眼睛的APP,而友商的Freebuds Pro长得像瞪大眼睛的APP罢了。降噪麦克风位于耳塞柄靠上端的位置,仅有一个麦克风,在配置上似乎比同类产品略有差距,但实际的降噪效果并不仅由麦克风数量决定,具体降噪效果怎么样,后面会提到。无论充电盒还是耳塞本体表面均是类似于APP/AirPods的光面塑料,比较容易沾染灰尘,但是跟耳廓进行接触时也固定得更稳一些。耳塞本体严丝合缝。
操作区域位于柄内部,跟APP一致。虽然位置相同,官方建议的操作手势也很类似:两指捏柄,但是实际体验上来说不尽相同。APP的感应区域略有凹陷,更易被找到,且由于内置了力度感应,相对操作反馈会更加友好。S1则全靠触摸,并聆听提示音从而判断是否正确操作。不过操作音足够突出且在不同模式间切换的提示音都各不相同,所以判断上还算比较方便,算是缺少力度感应的一种弥补吧。没有配套的app,就说明了所有的操作全部集成在耳塞本体上,长按触摸区域,可以在普通、环境音模式以及降噪模式中进行循环切换,双击暂停/接通等操作逻辑各家都一样,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耳塞柄短,对于部分手指略粗的用户来说,在调整佩戴姿势或者戴上取下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误触而不自知。至于入耳侦测,这一项功能是缺失的,这点比较遗憾,毕竟连更加低价的W05都具有很不错的入耳侦测配置。连接稳定性上得益于蓝牙5.1的存在,还是不错的,通勤状态中仅在人多的情况下转头时,偶尔会出现信 中断(约半秒)。
续航方面,官方宣称仅耳机在降噪关闭模式下可续航5小时,降噪开启为4.5小时,配合充电盒续航24小时。实际测试结果仅耳机4小时46分钟,环境为环境声模式、降噪模式各开启2小时,剩余时间为普通模式,基于AAC协议连接三星S10持续播放HQ流媒体音乐与播客节目,实测数据与标称基本相符。充电时间标称为1.5小时,与实际情况也基本一致。至于无线充电,S1和AirPods 2一样,提供了支持无线充电与不支持无线充电的两个版本充电盒,KT拿到的是不支持无线充电的版本,所以充电速度无法测试。
一开始,KT在看到仅有的一个降噪麦克风时,对于S1的降噪能力是不抱有特别高期待的,毕竟硬件上的不足在大多数人眼里等同于降噪能力的平庸。实际戴上S1,降噪实际效果还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的。S1对于低频噪音的削减跟中高端的降噪TWS们比起来并没有什么差距,基本的通勤降噪是没什么问题的。地铁中的 站声、公园内的广场舞声等中频频段噪声,遮蔽效果还不错。只是稍微偏高频一点的噪声例如割草机等等,基本没有太明显的作用。考虑到硬件上搭配的不足,这倒是可以理解,算法上还是下了一定功夫的,只是算法可以提高下限,决定不了本应由硬件决定的上限。至于环境声模式,S1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还是有明显的不自然感。人声频段会有非常明显的增强效果,但是高频部分的声音不知是麦克风捕捉的原因还是算法问题,会显得比较音色还原有一定的失真。不过,尽管还有提升空间,这个环境声模式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可以堪用的状态了。
声音方面,S1的低频量感处于一个在通勤期间量感可能会显得适中略偏少的状态,但是在安静环境下,量感不算少,收的速度不算快,层次感一般。中频人声距离适中,没有明显的偏向性,但是,无论男女声,都有一点偏干,口型略大。S1能够对于大部分电声乐器做到一个不错的回放效果,原声乐器方面,弦乐器如中、小提琴,线条感不算精致,大提琴的形体感依然跟绝大多数TWS一样比较缺乏。管乐器普遍表现良好,萨克斯的质感还原应该算是低价TWS里非常不错的。打击乐器普遍收得不算快,残响还是比较明显。高频亮度适中但是量比较多,会有点泛音化不开得感觉。声场不算大,纵向有一定距离,这点还不错。解析能力中规中矩,人声和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还不错。
总的来说,你可以把S1看作一个低价位降噪TWS的“水桶机”,降噪能力和声音水平都与更加高阶的产品平均水平有一定距离,但是两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兼顾,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这在中低价位产品上都比较少见。入耳侦测的缺失、无线充电需加钱、触控动作的容易误触、环境声的自然度不高以及人声表现比较干,这些问题,不仅是S1需要面对的,也是整个中低价位TWS市场大多需要去面对的。好在,这个领域整体水平,是要比以前提高太多了。不过目前,S1算是低价位降噪TWS的领头羊之一,这个是没什么疑问的。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Jan 2021
各平台The TDS Studio以及KingTsui(KT)相关账户均为KT产出内容集合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