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未到期、办理 点少 携 转 难以“想转就转”

码可携带,移机不改 ……2010年天津、海南率先启动“携 转 ”试点,2019年11月27日,工信部召开全国携 转 服务启动仪式,宣布在前期试运行基础上,携 转 正式推开。走过十年路程、全国推开也已近半年的“携 转 ”实际体验究竟如何?能想转就转吗?

体验

测试16个 码,3个具备“携入资格”

珠海联通客户张先生参与了测评,其通过短信查询携 转 资格,得到短信回复后,不到3分钟收到了客服来电,咨询为何要转 。当张先生提出套餐价格贵、小区信 弱的问题时,该客服人员解释,套餐价格贵是由于张先生使用的是早期套餐,此类套餐已经下架,现在的套餐比早期更有优惠,如果需要更改套餐可以帮忙调整。对于张先生反映的信 差问题,客服人员称会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监测、优化。

测评发现,合约未到期、提前解约成本较高、能办理携 转 的营业 点较少等情况,是当前影响消费者携 转 办理、实际体验的主要原因。多名测评人员被告知携 转 可能的额外风险:“第三方短信验证码接收可能有影响”“转 后第三方服务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有测评人员直言,现在的手机 码绑定了太多注册信息,希望转 后,原有的业务不要改变,让携 转 业务办理无后顾之忧。

建议

逾3成受访者认为需破除

运营商竞争产生的障碍

携 转 的加速落地,对广大用户而言可以免去换 成本高企的烦扰。尤其是现在众多软件应用、银行卡服务都不同程度与 码捆绑,一些使用较长时间的 码自身更附带信用属性。消费者能够不用换 ,自由选择通信运营商,使得携 转 深入人心,也倒逼运营商加快创新服务,赢得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人民日 在全国携 转 推开前曾刊发评论,呼吁确保广大用户真正“携得了、转得快、用得好”,其一要从机制上斩断合约背后的利益之手。不妨引入“负面清单制”,制定不能转 的合约清单,对用户而言,法无禁止即可转,对运营商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最大程度保护用户转 自由。其二从制度上确立用户至上的原则。

调查

对运营商服务满意度

超七成受访者感到“满意”,仅2成有携 转 想法

从模拟信 到5G,过去几十年,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消费者对于推动通信技术迭代的运营商满意度如何?有过携 转 想法的消费者比例究竟有多少?

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现有运营商服务给予肯定,回答“满意”的占比达73%;仅约1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满意”,另有约9%的受访者称“无感”。

调查还发现,携 转 自去年底全国推开以来,各运营商现有用户总体保持稳定,7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携 转 的想法,仅25%的受访者表示有过携 转 的念头。产生过携 转 的念头,并不意味着会付诸行动,真正办理携 转 的人数仍是少数。此次调查中,接近9成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办理过携 转 。

消费者对服务关注点

对信 质量、资费标准最敏感,运营商不妨多在用户痛点上努力

排第三位的是“服务质量”,约有23%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对现有运营商服务不满意而想携 转 。

另有约16%的消费选择因个人偏好转 。约5%的消费者选择了其他因,比如“消费不透明”“ 速慢”“线上操作不够便捷”等。

上述调查也从一个侧面提醒运营商,在日常服务、通信产品上多在信 覆盖,降费提速、服务质量等消费者最关心的痛点上下功夫,最能提升用户忠诚度、满意度。

调查中,当被问及“如果放弃携 转 ,主要会基于什么原因”时,选择因“资费降低”“信 改善”“服务提升”而放弃携 转 的受访者最多,占比接近七成,其中选择“资费降低”“信 改善”的各占23%、24%,选择“服务提升”的约为21%。

另有约9%、9%、6%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运营商赠送流量、个人原因、客服挽留而选择放弃携 转 。余下约7%的消费者选择了其他原因。

携 转 便捷性

有待提升,仅三成受访者评价体验好

携 转 正式推行至今,对于已经办理过的消费者而言,是否畅通便捷?能否想转就转,自由选择?

数据意味着携 转 在操作便捷性方面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要让消费者真正满意仍有一段路要走。

影响携 转 主因

操作繁琐、合约未到期等

当前影响用户携 转 实际体验的障碍主要有哪些?调查中,“操作繁琐”“合约未到期”“办理 点少,办理不便”成了主要原因,占比超过8成,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携 转 操作繁琐”,选择该项的受访者占比约为34%;其次是“合约未到期”,占比约为27%;排第三的是“能办理携 转 的 点太少,办理不便”,占比约21%。

另有9%的受访者反映因“属于靓 ,不能携 转 ”,约5%的受访者反映“携 转 服务暂未上线”,还有4%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原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9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