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千万劳力 就业困境难解 印度人口是“红利”还是“炸弹”?

不少印度人相信“人口爆炸必能带来经济起飞”

在印度超过13亿的人口中,35岁以下适龄劳动力占比约为65%,有国际机构据此预测称,至2030年之前每年还将新增1200万人,劳动大军的年轻化成为印度经济的“有源之水”。

对很多印度人而言,他们的潜在逻辑是印度与中国非常相似,中国曾通过挖掘人口红利,成功实现经济发展,进而成为世界强国,印度的现在就是中国的过去,既然中国能成功,印度也将成为世界强国,甚至超过中国。

鉴于此,不少印度人认为,印度当前的发展有一部分要归功于“人口红利”,未来随着“人口红利”增加,印度的发展必将“更上一层楼”。他们对此信心满满,相信“人口爆炸”必能带来经济起飞,并将之奉为经济学的金科玉律。

人口红利同它们发生“碰撞”

去年夏天,9.35万人 名竞争北方邦警察部门62个通讯员职位,其中数万人拥有大学文凭。这是印度劳动力市场严峻形势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口红利与就业岗位短缺之间的碰撞。

根据印度人口就业和失业调查数据,在2004至2012年的8年间,印度工业和服务业的潜在劳动力以每年1470万的速度增长,而实际创造的年均就业岗位仅为650万。印度新增的非农就业岗位近一半在建筑业,工资低且条件差。反观在中国早先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制造业,其在印度GDP和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为利用巨大的人口红利,印度政府提出了不少政策措施,如《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技能印度”和“印度制造”计划等。“技能印度”是莫迪总理于2015年7月启动的,旨在于2022年前培训4亿印度人掌握不同技能。根据此项计划还出台了一些配套政策,包括“国家技术发展与创业政策”“国家技术发展任务”“技术借贷计划”“技能印度(农村版)”等。

从人口红利到发展实利的传导路径并非单纯的线性相关影响。尽管印度每年新增大批青年劳动力,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口红利并非取决于年龄这个单一因素。换句话说,如果目不识丁,即使人口基数再大,也注定无法成为高效率的劳动力资源。

《今日印度》曾刊文称,作为一个拥有约13亿人口的大国,印度精英阶层以说英语为荣,但普通民众英语水平一般,常用语言文字五花八门。国家发展需要工业化与城镇化,后两者需要统一的文字与语言。例如,在新德里郊区建一家工厂,工人约5000人,不论是文字通告、使用手册、工厂管理,还是与工人沟通,工厂应该使用什么文字或语言才能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工人沟通?这是人口红利与人口素质的直接碰撞。

人工智能时代会加剧印度就业困境吗?

客观说,印度政府绝非没有看到人口红利与人口负担的相互转化关联。早在印度独立运动时期,印度政治决策者就明白人口过度膨胀不是好事。1952年,印度是全世界第一个把家庭发展计划列入国策的国家,印度还曾向联合国申请家庭发展计划援助,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投入超过150万美元,第二个五年计划增加至1000万美元。在农村,凡是超过3个孩子的家庭就要强制性地进行绝育手术。但由于选举政治的关系,这一计划后来不得不中止。

近年来,为提高人口素质,印度政府采取许多措施改善教育资源和条件。还从顶层设计出发,用政策和福利留住行业内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农民工。但现实矛盾是,无数人在找工作,而企业依然难找到合适的人才。类似情况的集聚以及政府在创造就业方面的不得力,加剧了德国《商 》所说的隐患——“这个极度不平衡的国家已经充满足够多的紧张关系——现在就一再出现抗议和街头冲突。如果25岁以下的6亿印度人口实现不了升迁的期望,动荡会变得更频繁”。

也不全是坏消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机器抢走人类工作的担忧越来越多,该话题在很多国家引起激烈讨论。但在印度,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影响好像积极的成分更多。

印度知名商业媒体《明特 》日前引述 交 站“领英”的一则 告称,印度是继美国、中国之后劳动市场中人工智能渗透率最高的国家。文章提到,“印度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的一项研究预测称,到2022年,当前46%的劳动力将从事现在并不存在的工作,或者这部分劳动力所从事工作需要的技能已经彻底改变。这一预测得到“领英” 告印证:人工智能相关技能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就业技能之一,从2015年到2017年增长了190%。许多技能发生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几方面原因,比如与人工智能互补的数据与编程技能发展,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商品或服务的技能等。

统计显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印度求职者关于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搜索增长了179%。自2018年起,印度企业对具备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的人才需求是实际人才供应量的两倍。

有分析认为,关于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工作的论断,印度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因其在软件、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将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其劳动力市场反而会迎来一场由需求驱动的革命。比起担忧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力工作,印度更需要重视的是加大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投入,培养大批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