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教包会写剧本:主角是贯穿故事的载体,复盘的起点

主角是剧本里贯穿一切的载体。

学习剧本,最难也是最忌讳的,就是视角混乱,太多概念和切入角度导致最后崩盘。

抓住主角,至少抓住了救生衣,有了复盘的起点。

一、英雄属性

在英文里,主角或者主人公叫Hero,英雄的意思。

主角先天有英雄的基因。

因为最早的故事就是神话和史诗,它们都是描述牛叉人物带领人类对抗神或者灾难的故事。

简而言之,都是站在人类的立场,带给我们安全感的人。这个形成了我们最源头的英雄的概念。英雄先于故事诞生。

主角就是具有这么一种气质的特征集合。

除了文艺片和严肃文学,通俗文化的主角,一定是英雄属性打底的。

一般的电影电视剧就是描述主角从边缘人物成为主流价值认可的英雄的过程,说白了,是屌丝逆袭,但它的形式千变万化。

英雄的概念一定要撇开武侠主角和超级英雄片的那种片面理解,那只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种。

《国王的演讲》中,国王通过治疗口吃,战胜自己,鼓舞了二战时期低落的英国人民的士气。

《爆裂鼓手》为了成了一流鼓手,主角向自己和身边所有人发起了挑战,他自杀式练习,主动分手,舌战以体育生为傲的家族气氛,血战了魔鬼一样的导师。事实上,魔鬼导师也以极限训练的方式实现了自己作为一流教练的愿望。

再比如侦探片主角天然就是英雄属性,因为主角就是为了破案,恢复 会公理而战斗的人。

喜剧片和恐怖片要具体界定。

卓别林的喜剧片是给予底层人物温暖和善良的小英雄,周星驰的电影则总是讲小人物的崛起。低俗喜剧片则是卖蠢为主。

恐怖片的一般本质是法制片,告诉大家做坏事是一定要受惩罚的。

这些都是一般的剧情片以外的,暂时不作讨论。

还有反英雄的概念。

载入史册获奖无数的《绝命毒师》则是,中年男教师要当制霸一方的毒贩。

在侦探推理片里,像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主角就是反英雄的类型,为了爱而设局杀人的高智商罪犯。

在上面的两个片子《国王的演讲》和《爆裂鼓手》的例子中,触发了我们英雄感知的,是两个标志:鼓舞民众对抗纳粹;成为一流鼓手(类似明星)。

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两部剧的主角,一个是想治好口吃当一个合格的国王。一个是想看自己能否做到最好。当鼓手只是一个隐喻,实质该剧是讲实现目标的自我博弈。

这就是高中政治书讲的个人自我实现和 会价值的统一

主角就是如此。

而一般来说,反英雄,就是自我实现和 会价值有冲突,依然选择自我的人。这种角色一不小心就演变成其他剧里的反派。

当然,反英雄的剧容易更打动人心,文艺性更高,比如《绝命毒师》,感染人的就是那种:‘我的生命绽放过,虽然是犯罪’的极致自我解放。虽然是极其的政治不正确。

在剧作的任何概念里,都有两面以上的属性,要时刻让自己保持对同一个概念多个维度和属性的理解。

在英雄的概念里,有正反英雄的属性,也有 会层面和自我层面两个维度。

二、主角的四面楚歌

既然有英雄,就必然有坏人

英雄产生于邪恶

主角是从对立面的对抗中产生的。

中医常说‘邪犯少阳’,‘虚邪贼风’。

中医的概念,不正则为邪,超出身体营卫承受的东西,都称之为邪。

在共同 会价值中成长的人们,天然就能感知善恶对错。那些不对的事情,就是邪恶。

只要你有负面情绪产生的事件,就一定有一个对立面在,在这种对立面之中,就可能存在一个主角

英雄和主角产生于任何让你本能觉得不舒服的领域

比如很多温情片会以登台表演作为一个心理障碍。

所以写作是一门依赖直觉而不是理论的技术。

写剧本最后要忘掉分析和归纳的本能,敏锐捕捉感受。

多维对抗

在一部戏中,主角的对抗面是多维的

《限风营救》中,主角是一个退休的中情局特工,因为长期忽视了家庭,和妻子离婚,妻子与富商再婚,女儿也对他作为一个爸爸不尊重其话语权,后来女儿去法国旅行被人贩子虏走,主角出马救回并重新获得妻子和女儿的尊重和信任。

在这个片子里。主角面临三个层面(维度)对抗

主角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不被认可地位的父亲角色。

在女儿的生日会上,他细心为女儿挑选的录音机比不上富商爸爸送的一匹马,女儿对马的兴奋溢于言表,深深刺痛他的自尊。

对前妻,作为一个为国家服役的男人,没有得到妻子的理解

对于人贩子集团,他是一个必须救女儿的特工。

所以,第一层面,是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的缺失,退休的特工,荣光不再,连妻子也不理解自己。为国家服役而失去家庭。这个是自我实现的层面,对抗面是年龄、妻子、富商的对比。

第二个层面是父亲角色的不被认可,对抗面主要产生自女儿。可以看做情感、或者 会角色关系层面

第三个层面才是人贩子集团和法国保守派警方所带来的阻力,孤胆闯虎穴,也是主线明面的对者。是暴力对抗的层面。

每一个层面的对抗中,都产生了一个主角形象的雏形。主角不是一个人,只是一系列事件产境的集合

在各个维度上的对抗造成了主角在开场的四面楚歌,这就是戏剧需要的起点。

三、主角的代入感

为了强调代入感,有个好莱坞编剧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救猫眯》

救猫咪的意思是,让一个恶狠狠的壮汉主角出场,却不经意救了一只猫眯,观众马上就会产生和代入感

一个小情节的区别,会导致票房差上一两个量级

立场比什么都重

如果你没法让观众站在主角这边,后面一切都白搭。

当电影开场,当一切处于混沌,我们需要一个标签来认同主角

没有什么神秘的,在人们常情的经验之中,这些品质的人我们会认可。

对善良的人

对弱势的人

对遭遇不公的人

对有能力的人

其中最重要的是有能力。

没有反制能力的善良是廉价的。

主角作为一个代表我们奋斗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不要相信那些说表现平凡人的生活的文艺标准。

文艺就是要表现高于生活的东西。

力量感是人类的原始安全感。能力即安全感。有了能力打底的主角才是一个合格的主角

主角的能力,一般称为金手指。来自于最早期的游戏开挂软件叫金手指。

开挂是一个很贴切的形容,在主角身上

我们看到的所有电影的主角都是有一技之长的。

特工片的特工,推理片的侦探,宫斗和谍战片的沉着冷静老练心机,穿越者的知识背景。

金手指就像房地产,讲究的是位置位置和位置。

在很多片子的开头,角色的金手指会被隐藏起来。

比如退休的特工(我的特工爷爷、飓风营救),当厨子的狙击手,犯错被开除的警察,怪癖的福尔摩斯。

在他们的表面日常的糟糕生活中,金手指没有用武之地。

只有当危机来临,任务召唤主角,他从新踏上了熟悉又陌生的冒险领域,金手指的面貌就显现出来。

这就象一个转错位置的魔方,当它(金手指)被扭到正确的位置,一切都水到渠成,蓄势待发

四、变形转化

变化、转化,是一个剧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情。

转化,是戏的意义本身

如果一场戏的开头和结尾你察觉不到人物的心理、情绪、动机或者事态产生了变化,那么这场戏就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中国的戏不同一些,中国人的戏传统上比较偏向于抒情,苦情剧家庭妇女和老人都比较爱看,主要是抒发感受,会有一些为了情绪抒发而单独存在的戏。

开头说了主角是边缘人物成为主流英雄的过程。

所以成为主角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戏剧性就是一种情势的形成,产生蓄势待发的张力

上面说的金手指从隐藏到显现,也是一种转化。

一切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后面的文章会陆续细致讲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12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12日

相关推荐